在創新創業過程中,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注入活力,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9月24日上午,在洛陽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總決賽“大企業對接會”活動現場,西門子、海爾、萬向集團、洛陽北玻、軸研科技等先進制造大企業對外發布最新創新需求,通過一對一對接,幫助中小企業創業者精準對接大企業項目。
先進制造大企業拋出“橄欖枝”
“我們有三個方面的布局,第一是資本,對外部創業創新進行投資。第二是催化,結合新的產業資源,提升初創價值。第三是創造,我們愿意孵化一個好的項目,為了契合將來的業務。”在活動現場,來自西門子Netx47的李婧介紹說。
李婧所在的Netx47,是西門子2016年專門成立的創新項目部門,“搭建和外界創新創業交流的橋梁”。當天,西門子發布了涉及機器人、3D打印、能源交易、新能源汽車相關、人工智能工業應用、AR增強現實工業應用、物聯網等多項創新需求。
而對于從傳統制造家電產品企業向互聯網突圍的海爾集團來說,智能制造成為企業一個重要需求,“盡管今天主要是在智慧生活角度來發布需求,但智慧生活的一個前提是需要實現智能制造。”海爾生態資源平臺負責人、海爾創客實驗室創始人宋芬說。
隨后,來自萬向集團創新&創業總監楊林、軸研科技軸承研究所技術中心基礎研究副主任馬新忠、北方玻璃主任設計師馬樂強也分別發布各自公司創新需求。
其中,萬向集團涉及電動汽車、智能汽車產業鏈、清潔能源技術、智能制造工業4.0、新能源、AI、汽車零部件、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區塊鏈等方面。軸研科技涉及磁懸浮軸承開發、空氣軸承開發等方面。
另外,北方玻璃涉及到減噪房、高溫環境下LOWE玻璃膜面、溫度測量、均質爐的溫度均勻控制、太陽能薄膜電池的燒結工藝、保溫材料的抗粉化、金屬材料在高溫環境下的材料變型處理等。
助推大企業、中小型企業雙向合作
在當前創新創業過程中,有大量的技術、成果、人才、信息等資源處于一種不對稱狀態,大企業自身變化有大量創新需求卻找不到合作對象,而中小企業發展需要輸出技術等資源卻無處可輸。
“大賽的大企業對接會就是這樣一個平臺,圍繞大企業和中小企業,搭建一個對接交流的平臺,中小企業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需要大企業的支持,而大企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小企業注入新的活力。”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王崢說。
王崢介紹,“大企業對接會”環節是上一屆大賽首設,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總決賽沿襲下來,“有汽車、家電、玻璃等制造業,都是不同領域對先進制造的需求,幫助雙方實現創新解決方案以及市場和技術的合作對接,促成深入合作”。
據了解,上一屆“大企業對接會”就效果顯著,行業總決賽共有博世、美年大健康、游族網絡、海爾、美亞柏科等22家大企業在大賽現場發布了150余個創新需求,350多家參賽企業和團隊參與了一對一的深度對接交流,多家參賽企業與大企業之間建立技術、市場、資本等合作。
在現場,各個先進制造大企業依舊設立“一對一對接”環節,希望做到與中小企業創業者精準對接,“我們前期就通過組委會發布了創新需要,有意向的企業都已經報名與我們進行對接。”海爾生態資源平臺負責人、海爾創客實驗室創始人宋芬說。
據介紹,海爾集團已是第二次來洛陽參加先進制造行業總決賽的大企業需求發布活動,他們對洛陽雙創環境表示贊賞,對此次對接洛陽中小企業充滿期待。“我們也是希望能夠集聚全員智慧,迸發更大能量。”宋芬也表示,海爾自身也建立了一個日常資源對接平臺,不斷更新自身需求,“雙創”企業可隨時進行瀏覽查看,并進行對接。(記者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