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建設完工的楊泗港長江大橋南岸錨碇。(李翔攝)
經過14個月連續施工,24日上午10時18分,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南岸錨碇完工,標志著世界跨度最大的雙層公路懸索橋建設獲得突破性進展。
楊泗港長江大橋是武漢市第十座長江大橋,距下游鸚鵡洲大橋3.2公里、上游白沙洲大橋2.8公里。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徐恭義介紹,大橋地處“橋群”河段,橋址8.2公里范圍內就有4座橋梁,考慮到通航和交通量等因素,采取一跨過江,大橋設計為主跨1700米的雙層雙向12車道公路懸索橋。
由于橋梁跨度大,根據懸索橋結構受力特點,直接導致了大橋主纜拉力大,橋塔壓力大、基礎規模大。大橋共兩根主纜,單根設計拉力為6.5萬噸,所承受的拉力足以吊起一艘航空母艦。
楊泗港長江大橋南錨碇位于長江南岸,主要功能是承受大橋主纜的拉力。作為大橋的重要受力結構之一,南錨碇和北錨碇要拉住全橋的重量。楊泗港南錨碇外徑98米,為世界同類型橋梁最大,平面面積相當于16個籃球場的大小,成槽深度66.8米,施工中經過了地下連續墻、基坑開挖、澆筑混凝土、錨固系統安裝等多項工序,最終歷時14個月完工。
“在懸索橋錨固系統安裝中,采用精制螺栓進行連接,在國內尚屬首次。”據中鐵大橋局楊泗港長江大橋二分部總工韓勝利介紹,在錨固系統安裝過程中,采用了精制螺栓進行連接,與以往采用高強螺栓連接相比,能使其在結構上受力能力更強,還能更好地將索股拉力傳遞至錨碇混凝土,滿足楊泗港長江大橋一跨過江的設計需要。
楊泗港長江大橋是長江上首座雙層公路懸索橋,造型獨特,建成之后,既豐富了武漢作為“橋梁博物館”的內涵,也將成為武漢市的城市新名片。(記者劉志偉 通訊員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