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機器人佳佳通過網絡與科技觀察家凱文·凱利對話。當日,由新華社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起在安徽合肥邀請機器人“佳佳”作為新華社特約記者,與美國著名科技觀察家凱文·凱利進行人機對話。佳佳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可佳”機器人團隊聯合國內合作伙伴,歷時3年研制出的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
(郭晨/新華社)
“你喜歡我嗎?”這是在與美國著名科技觀察家凱文·凱利進行的跨洋對話中,新華社特約記者——中國智能機器人佳佳提出的問題。
“是的。”沉默幾秒后,凱利回答。
“我也這么想。”佳佳冷靜地回應。
這場對話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與中國安徽合肥兩地展開,跨越了人機分界也跨越了太平洋。對話開始之前,佳佳“爆表”的顏值就引發不少討論。有網友驚嘆:“我現在是否就身處‘西部世界’(同名科幻美劇中的主題公園)里呢?”
通過網絡視頻連接的這場對話,一開始并不順利。談話方式以及越洋網絡延遲造成的語音識別誤差等問題影響了佳佳的發揮。直播開始時有網友開玩笑評論說,佳佳如同真實世界的女人一樣嘮嘮叨叨,不知所云。
然而不久后佳佳真的“漸入佳境”。她告訴凱利,自己的年齡“是個秘密”,這贏得了不少網友大笑的表情。隨后,他們談論了天氣、飲食、風景、各自喜好,還談到了著名演員、藝術等話題。
與《連線》雜志創始人、多年關注人工智能發展的凱利對話,對佳佳而言頗具挑戰性,凱利甚至還問出了自己是誰這樣堪稱哲學范疇的問題。不過,在大部分對話中佳佳回應得體。
佳佳開發團隊負責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教授說,本次頗具挑戰性的對話對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研發極具價值,而佳佳的表現可以得70分。
有網友提問,佳佳是不是相當于一個有著美貌外形的蘋果語音助手Siri?事實上,佳佳的內涵和外在都已遠遠超越Siri。她不僅有著語音助理或其他聊天機器人所沒有的人類外表,體內基于機器學習的人工智能技術讓她可以在與人類對話時隨機、不可預測地回答甚至反問,完成作為記者的采訪工作。
人工智能已能在許多方面服務人類,也能與職業高手對弈棋局。但必須承認,人工智能要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與人類自如交流還是一個“終極挑戰”,其技術在語言理解等多個方面還有待突破。
正如凱利此前所說:與25年后相比,我們仍處于開始的開始。25年后的人類將會對今天的人類說:“你們根本就不擁有人工智能。”
然而,用自然語言與更智慧的機器對話始終是人類深層次的渴望。“我們該如何解決今天世界的問題?”“作為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你是否可以為污染等問題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一位名為穆塔茲·阿斯福爾的網友向佳佳提出了這些宏大問題。
“你喜歡我嗎?”面對機器的提問,曾數次成功預測未來科技趨勢的觀察家凱利的回答并非是禮節性的,因為真正的人工智能時代終將到來。
凱利曾指出,盡管人工智能并未呈指數級增長,但這一技術的發展速度卻與日俱增。不少人或許對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威脅感到恐懼,但與其炒作恐懼,還不如把握機會。
是的,我喜歡你。
或許這正是人類將給機器的最終回答。(記者 郭爽 楊駿 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