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北極圈以北的人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即很多地方每年有兩個月沒有陽光直射。在黑暗的冬季,唯一的自然光照,就是極地常見的極光,極光往往有著絢麗的色彩。因此,在2007年,認知神經心理學專家布Bruno Laeng著手開始一項研究,了解在北極圈內生活的人們,視力會不會因為這些漫長的冬季,而與其他地區的人群存在著一些差異。
現供職于奧斯陸大學Bruno Laeng和他的同事們召集到了250個志愿者,這些志愿者大部分是來自挪威的北極大學(Bruno Laeng當時是該大學的教授)的本科生,并將其分成兩組。第一組志愿者包括那些在北極圈以北出生以及成長的,而第二種志愿者則都是在北極圈以南出生以及成長的。這兩個實驗組接受分辨顏色的測試,在這個測試中,他們不得不根據調色板的進度來排序超過85種的彩色標簽。
那些出生在極地地區(北極圈內)的志愿者,在排序中,往往在黃綠色以及綠色色系的標簽上面排序出錯更多,而對于藍色系的標簽錯誤很少。研究者認為這個結果并非意外,因為統計顯示,紅綠色盲的患病率離赤道越遠的人群中比率越高。
語言學的研究也支持Laeng的調查結果。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Angela Brown,調查了不同人群中使用語言的字典,總共包括了超過450種語言在內。她試圖通過查閱不同語言對于不同顏色描述的豐富度,來了解不同人群對不同顏色的分辨率。她發現,越接近北極的人群,他們語言中對于“藍色”的表述就越加豐富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越接近極地的人群,對于不同類型藍色的分辨能力越強。(作者:風中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