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斷用藥,難以維持藥物濃度,喘息發作的風險大大提高

步入夏季,氣溫升高,很多哮喘病人發現自己的發作好像少了,不少人被這個“假象”迷惑,同時又認為“是藥三分毒”,于是索性自己就把藥給停了。“這個做法極其錯誤,分分鐘有生命危險,我們最近就有一位擅自停藥的病號被送進醫院搶救。”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趙子文提醒說,哮喘是會反復發作的疾病,加上南方雨水多、潮濕,病毒、細菌活躍,病情控制不好,哮喘很容易發作。“所以,哮喘患者即使夏季發作次數少了也切莫放松警惕,要堅持規范用藥,同時還要保持家中空氣流通,外出避免接觸花粉等過敏原。”

  擅自停藥,哮喘急性發作險些送命

今年45歲的李女士是一位有著一年多哮喘病史的患者。剛確診為哮喘時,她特別“聽話”,謹慎地按照醫囑用藥治療、定時檢查。然而,當病情控制得稍微好了一點后,李女士逐漸放松了警惕,最后索性自己停藥了。

前幾天,李女士有點感冒,出現了咳嗽、呼吸不暢順的癥狀,用藥幾天也沒好轉。最后實在撐不住了,決定前往醫院就診。可在去醫院的路上,李女士呼吸越來越費力,勉強撐到了醫院,幾乎快呼吸不過來了,臉憋成了紫紅色,喘息聲大得嚇人。經醫生護士搶救了近半個小時,李女士的呼吸才慢慢恢復正常。事后,李女士心有余悸。

對此,趙子文解釋說,支氣管哮喘的本質是一種氣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會產生咳嗽、氣急、喘息、胸悶等癥狀。即使在哮喘的緩解期,哮喘癥狀得到了控制,這種炎癥仍可存在,仍有再次發作喘息的可能。喘息癥狀往往會因一些過敏原誘發或加重,如受到動物皮毛、塵螨、花粉等的刺激,另外一些其他因素,如運動、病毒感染、天氣變化等也會誘發氣喘癥狀。“哮喘大發作時患者會有呼吸困難、瀕死感,嚴重者有生命危險,因為哮喘發作而離世的鄧麗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規范用藥,外出攜帶支氣管舒張劑

趙子文介紹說,他們在臨床中發現,一些哮喘病人往往到發作氣喘時才用藥,病情一緩解就立即自行停藥了,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間斷用藥,無法維持藥物應有的濃度,病人喘息發作的風險大大提高。”

事實上,哮喘的治療并不困難,控制不好,主要是病人依從性不好,沒有規范用藥。“有的患者是為了省錢而少用藥,但這樣不規范用藥而導致病情急性發作,住一次院的費用遠遠高過規律用藥的花費。其實,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治療哮喘最有效的藥物,90%的患者經過規范治療可以控制良好。”

此外,肺功能和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監測是哮喘診斷明確后評判哮喘未來危險因素的最有效指標,應運用于哮喘診斷、開始治療3~6個月以及后期治療中的定期隨訪。“即使肺功能恢復正常,但若FeNO數值偏高,仍提示哮喘炎癥持續存在,隨時有急性加重的可能,故仍需堅持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趙子文強調。

他提醒,哮喘患者外出時最好隨身攜帶應急用的支氣管舒張劑,萬一哮喘發作,應立馬吸入,緩解癥狀后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另外,在進行藥物吸入時,要記得在吸入后及時漱口,把口腔內殘留的激素清除掉,防止真菌感染。

大多數哮喘患者屬于過敏體質,本身可能伴有過敏性鼻炎、特異性皮炎等,對螨蟲、花粉或霉菌等過敏。趙子文建議,患者除了規范用藥外,生活上也需多加注意——家中盡量不要飼養寵物;戒煙及避免被動吸煙;不要在室內放置香水或香燭;家中不要鋪設地毯。“尤其是廣州的夏季,潮濕悶熱,細菌容易繁殖,床單和枕頭要常洗常換,放到陽光下暴曬。”

  

    久咳不愈,最好做個肺功能檢查

趙子文指出,如果咳嗽超過一個月,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或者有過敏性鼻炎病史、高敏體質者,以及家族中有哮喘病史者,最好能及時做肺功能檢查,以排除哮喘。

另外,哮喘患者要定期與醫生進行交流,便于醫生了解病情變化,制定長期的管理策略,同時根據病情及時調整治療計劃。通過規范治療可以做到控制哮喘癥狀,有效預防哮喘發作,避免發展為不可逆性肺功能損害。“其實控制得比較好的哮喘病人,有些甚至可以達到長期不發病的效果。”(記者 黎蘅 通訊員 覃麗 黃月星)

夏季是哮喘患者的“春天”?病情好轉也莫隨意停藥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