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國際能源署(IEA)警告,全球每年約有650萬人因室內或室外空氣污染而早逝,如果不改變能源使用和生產方式,這一數字到2040年將增加至740萬。

國際能源署27日公布一份關于能源與空氣污染的特別報告,指出空氣污染已經成為繼高血壓、膳食風險、吸煙之后人體健康的第四大威脅。空氣中含有酸性物質、金屬、泥土、微塵的細微顆粒物以及硫氧化物、氧化氮等有害污染物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廣泛影響。長期吸入細微顆粒物質會引起肺癌、中風及心臟病,還會引發迅速致命的心力衰竭。這些污染物主要產生于不受監管或低效的能源生產、使用過程。報告說,即使各國做到全面減排,現行及計劃執行的能源政策仍不足以改善空氣質量。如果不采取行動,到2040年,室外空氣污染引起的過早死亡將從現階段300萬人攀升到450萬人。室內空氣污染致死人數將從350萬下降到290萬。

“如果不改變全球能源生產、使用方式,空氣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將會加劇。”報告說,因此,工業化國家需要繼續減少有害溫室氣體的排放,同時,執行新的能源和空氣質量政策會使空氣更加潔凈,例如用清潔燃料爐代替低效的生物燃料爐,嚴格遵循道路交通排放標準,在能源領域控制排放量、更換燃料,在工業領域提升能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