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架無人機,可以捕獲地面分辨率為5×5厘米的圖片?!睆V州市城市勘測規劃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說。
廣州發展新亮點
在天河北部的郊野中,林地郁郁蔥蔥,延伸出一條小路。沿著山勢一路往上,赫然現出一個占地上千平方米的鋼材堆放場。周圍樹木幾乎被砍盡,在裸露的土地上搭起了簡易工棚,工人們抽著煙,指揮吊車橫七豎八地堆放鋼材。
如此隱蔽的場地,執法人員以往難以發現,但隨著新手段的出現,這種堆放場再也無法遁形。廣州市天河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通過創新性使用無人機偵察,結合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等高新技術,讓違法活動無處藏身。近3年,天河區共立案查處土地違法行為27宗,涉及面積約10萬平方米,五年三獲全省土地執法監察考核“一等獎”。
可看清七八平方公里范圍內地上紙片
一架固定翼無人機悄然巡航過一片片林地,樹蔭下的動靜一覽無遺。這是廣州市天河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在鳳凰山周邊首度采用無人機進行的巡航執法行動。
行動中使用的黑色無人機,看起來高科技含量十足。它并不是我們平常所見有多個螺旋翼的無人機,外形反而更酷似戰斗機。在地面經過簡單的組裝后,無人機在操控下起飛進行航拍。它迅速地升至300米的高空,利用360度無死角攝像頭將周圍情況通過信號實時傳輸到操控者手上的視頻終端電腦上。
大約在45分鐘后電量將耗盡時,無人機開始了自動返航。在空中盤旋了3圈,徐徐地穩妥降落在草坪上。此時,視頻終端電腦已經采集完所有的航攝圖。根據數據顯示,此次飛行覆蓋了七八平方公里。放大航攝圖片,連地面上一張口香糖包裝紙都清晰可見,更不用說疑似在耕地上違搭違建的情況了。
“這架無人機,可以捕獲地面分辨率為5×5厘米的圖片,”承擔本次無人機飛行的廣州市城市勘測規劃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說,這架無人機是從瑞士購買所得,別看它除了高清攝像機外全身都是彈性泡沫塑料,其造價高達42萬元。工作人員后期通過軟件,可以快速創建具有地理坐標的影像圖和3D模型圖。
從其圖像上顯示,之前天河區柯木塱西街(井岡山農莊)東南側被非法占用為鋼材堆放場的地方,已經變成了一片綠地。2015年12月,這個地方被發現后,鳳凰街道出動了上百名環衛工,花了整整三天時間拆除,工作人員再“掘地三尺”,清理出已經受污染的土地,再拉回30多車黃土回填,種植綠樹,才讓土地留下的巨大傷疤得以療傷。
廣州市天河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執法大隊長劉俊杰表示,在“無人機”高空巡查監管“盲區”配合下,土地執法的效率很高,堅決做到“動土就拆、冒頭就打”,確保轄區內土地違法侵占“零增量”。
過去:耗費一整天都查不完幾條街
現在:無人機結合專人巡查無盲區
事實上,天河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在此前就利用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等高新技術,及時發現違法行為,依法查處,以達到合理保護土地的目的。
“相比起傳統執法,無人機巡航效率太高了,”劉俊杰說,以前他們需要大量人手,開車沿著固定路線巡查,耗費一整天都查不完幾條街道。有時看到一處出現了莫名其妙的圍墻,懷疑其違法侵占耕地,但是別人不在家,或者不開門,就給查證造成了困難,通過無人機就可以輕松解決這個問題?!拔覀冞€有專人巡查,結合航拍取證、網格化管理,消滅了執法的視覺盲區,對違法搭建行為起到了一種震懾作用?!?/p>
通過新的執法手段,三年來,天河區共立案查處土地違法行為27宗,涉及面積105747平方米(其中耕地19763平方米)。
同時,天河對土地的“家底”進一步摸清,近年來共辦理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案件395宗,面積60900畝,新增留用地約1000畝,還為快速開工的鳳凰山隧道辦理了用地報批。
近日,天河區再次獲得全省土地執法監察考核一等獎,這是近5年三獲省政府頒發的一等獎,其間還獲得二等獎一次、通報表揚一次,被國土資源部授予“第二屆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區”榮譽稱號,共獲得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800畝。(圖文/廣州日報記者何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