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因家長疏于照管,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存在不少隱患,溺水、燙傷等意外事故頻發。如何為暑期里的孩子撐起健康安全的保護傘?記者連日來采訪了一些專家,請他們為家長支支招。
游泳:做好熱身防抽筋
夏季是兒童溺水事故的高發期。孩子溺水,除了自身調皮貪玩、家長疏于管理之外,也和下水前沒有做好熱身、容易出現抽筋有關。
“孩子游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對易抽筋部位適當按摩,下水前先用冷水沐浴或用冷水拍打身體和四肢,讓身體對低溫有所適應。”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劉青表示。
劉青建議,家長一定要向孩子講解正確的自救常識,抽筋后不要驚慌,應先深吸氣,把頭潛入水中,使背部浮上水面,然后兩手抓住腳尖,用力向自身方向拉,同時雙腿用力抻,這樣可以使抽筋癥狀得到緩解,為救援贏得時間。
燙傷:急救遵循五字訣
每到暑假,醫院急診都會接收不少燙傷的孩子。“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盡量遠離熱水、熱湯,萬一孩子被燙傷或燒傷,要堅持‘沖、脫、泡、蓋、送’急救五字訣。”劉青表示。
受傷后,應直接用流動的涼水對燙傷部位進行沖洗,越快越好,并堅持20分鐘以上。邊沖邊用輕柔的動作脫去孩子外衣,當衣物與局部皮膚粘連在一起時,不要強行剝離,可剪掉粘連部位周圍沒有粘牢的衣物,而讓粘牢的衣物保持原樣。然后用冷水浸泡創面大概30分鐘左右。再用無菌敷料包扎,待冷卻后用干凈紗布輕輕蓋住燙傷部位。之后,就要盡快送到正規醫院治療。
劉青特別提醒說,如在包扎時發現水泡,千萬不可壓破,這樣既不易發生感染,還能保護創面。(記者馬雯 通訊員潘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