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程序,點擊“反應堆仿真運行”,便可在屏幕中看到反應堆正常運行狀態時的各項數據;戴上VR眼鏡,就能一路穿行,邁入大樓,登上臺階,一睹反應堆真容……7月27日,在國際微堆應用和低濃化會議上,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堆工部主任楊紅義向與會人員展示了數字微型反應堆。
為什么要將反應堆數字化?楊紅義表示,在反應堆的研究、設計、建造、運行、延壽和退役的各個環節,都會遇上各種技術問題。減少投資、縮短建設周期,提高安全性,減少核廢料……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得做大量實驗,進行更全面精細的分析,但這又使得成本進一步增加。
那么,找一個虛擬替代品吧!將反應堆數字化,并不簡單。它基于高精度模擬技術、大數據應用技術和高速數據傳輸技術,應用先進的反應堆物理、熱工水力、安全、燃料、結構力學、三維設計等計算機軟件,對反應堆進行全方位、全周期的數字化模擬,讓它具有可視性和可操作性,完成反應堆現實的或者超越現實的研究。楊紅義指出,數字反應堆涉及高性能并行數值計算、先進的中子物理建模、輻射劑量場全耦合等十大關鍵技術,它將成為未來核能系統先進研究平臺。
近幾年來,原子能院一直致力于數字反應堆技術的開發工作,目前,正在開發的數字反應堆包括鈉冷快堆、先進研究堆和重水反應堆等。
楊紅義強調,數字微堆系統將大大縮短開發新的微型反應堆的周期,減少投資。同時,它還能更加直觀地展現出微堆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和固有安全性好等優點,提升公眾對微堆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數字微堆,也可以為用戶提供數字化運行和維修的培訓與教學系統,有利于微堆的應用、推廣。(記者張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