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品牌是適應科普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要求,中國科協創立、運營、推廣和管理的我國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標志??破罩袊荚趨f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著力科普內容建設,創新表達形式,借助傳播渠道,促進傳統科普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精準滿足公眾個性化需求,增強科普傳播的準確性和科學權威性,提高科普時效性和覆蓋面。為擴大科普中國影響力,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科普中國主題詞?,F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征集內容

科普中國主題詞

二、組織機構

主辦:中國科協科普部

協辦: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三、征集要求

1. 符合科普中國的內涵要求,應彰顯科普中國權威性、科學性,符合科學精神。

2. 句式簡短,樸素流暢,便于傳播。主題詞字數控制在10個字以內,可附上500字以內的主題詞創意說明。

3. 號召力強,激發人心,產生共鳴。能起到統領整個科普中國品牌建設及推廣效果,讓科普中國深入人心。

4. 適用于媒體傳播,能夠長期使用?!爸黝}詞”和“科普中國”達到一致協調的效果,起到交相輝映、相互感染的作用,便于媒體使用。

四、征集時間

即日起-2016年8月31日。

五、評選辦法及獎勵

1. 初評。(2016年9月1日-4日)

由工作人員對征集上來主題詞進行初步審查。

2. 網絡投票。(2016年9月5日-11日)

通過初審的參選作品在網上公開展示并進行網絡投票,從中選出得票數靠前的20個作品,進入專家評審環節。

3. 專家評審。(2016年9月12日-18日)

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組織有關專家對上述20個作品給出評定意見,從中選出5個入圍作品,各獎勵1000元,并評出1個獲獎作品作為科普中國主題詞,獎勵5000元。

六、結果公布與使用

1. 2016年9月19日,科普中國網公布入圍作品和最終獲獎作品,并開展獎金獎勵等后續工作。

2. 對于科普中國獲獎作品主題詞,中國科協擁有其著作權,作品作者不再享有著作權。

3.科普中國主題詞將用于科普中國網(www.kepuchina.cn)及其他科普中國的公益科學傳播活動。

七、投稿方式及要求

1. 本次活動采用書面征集和網上征集兩種方式。信件、電子郵件投稿請注明“科普中國網主題詞征集活動”字樣。

2. 投稿請明確標注作者姓名、單位、聯系電話、通訊地址和個人有效證件號碼。

3. 投稿作品在評選結果揭曉前,不能交付其他單位使用。如因一稿多投、涉嫌抄襲侵權等問題,由作者承擔相應責任。投稿作品相同者,以發件或郵寄時間為準,取優先投稿者。

4.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科協科普部所有。

聯系人:王姣雁

電子信箱:574514236@qq.com

通信地址:西城區白紙坊東街2號北京創新文化工場12層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00054

中國科協科普部:李華慧

聯系電話:010-6857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