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納米“智能標簽”有望投入使用,這種附著于商品外包裝上的標簽,顏色會隨時間發生由綠到紅的漸變,消費者由此可直觀識別出商品是否新鮮。
記者從今天的中國無菌包裝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該項技術由北京大學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發明,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已經具備市場化推廣條件。
“它的技術核心是納米。”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利技術首席發明人、北京大學教授嚴純華介紹,其基本原理是隨著時間推移,金屬銀逐漸沉積在納米顆粒上,形成厚度連續變化的殼層,改變了納米顆粒的尺寸、形狀和化學組成,從而使標簽改變顏色,并且其變色速率與時間和溫度精準耦合。“簡單說,這就是一種隨時間變色的材料,而且顏色變化是不可逆的,不存在做手腳的可能。”
嚴純華認為,這項技術可以實時監控“易變質物品”。“購買食品藥品時大家習慣靠生產日期判斷其是否變質,但牛奶、疫苗為代表的需冷鏈運輸的食品藥品,單靠生產日期無法監控質量,往往成為了盲區。”嚴純華說,這種技術可以應用在奶制品利樂包上、瓶蓋上或者注入包裝的輔助位置等,還適用藥品疫苗和化妝品等領域。(記者 葉曉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