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地處三線城市的國家高新區,既沒有重點高校,也沒有大院大所,創新資源尤其是高端創新資源要素匱乏。如何彌補自身“先天性”不足的缺陷?濰坊高新區的決策者們果斷瞄準鏈接整合國際高端創新資源,以此形成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大動力,實現了由科技創新高地向區域創新發展主引擎的轉變,使綜合實力得到持續提升,在146個國家高新區中已躍升至第23位,并參與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總部在濰坊,品牌和市場卻在全球

7月中旬,《財富》雜志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濰柴動力以第70位排名居于國內內燃機行業之首。

濰柴動力的強勢,幾筆海外收購居功至偉。七年前,濰柴拍得法國博杜安的資產和產品技術,邁出了跨國并購的第一步;三年后,濰柴完成了中企在德國最大的一筆投資——與工業叉車制造商和液壓技術的全球領先者德國凱傲合作,核心技術直接步入全球領先水平,徹底改變我國高端液壓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今年6月,濰柴動力子公司德國凱傲收購德馬泰克全部股份并入旗下,成為山東省唯一戰略業務覆蓋全球的裝備制造產業集團,為轉型發展培育出了新的增長點。

濰柴動力的案例僅是濰坊高新區企業吸納全球智慧的一個縮影。

丹拿是丹麥老牌音響的制造商,在不久前卻被來自濰坊的歌爾聲學公司成功收購。作為國內音響業最大收購案,此舉使歌爾聲學邁出了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并獲得揚聲器單元音響系統、DSP信號處理等先進技術,形成了電子聲學領域更為完整的產品線。

從數年前還只能從中國臺灣供應商處分包到一點業務,到蘋果在中國大陸微電聲元件的最大供應商;從最早在駐極體電容麥克風行業嶄露頭角,到如今藍牙耳機、硅微麥克風和3D眼鏡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今天的歌爾一路高歌,已成為全球重要的聲光電子產品研發制造基地。

“總部坐落于濰坊高新區,但品牌和市場卻在全球。”在濰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初寶杰看來,瞄準未來競爭格局,企業需要在國際化上先機而動,走跨國并購國際高端創新資源的新路。

國際化研發,引領制造業走向更高端

在濰坊盛瑞傳動公司研發中心,一輛陸風轎車承載了太多的意義。其內置的世界首款前驅8AT自動變速箱,正是由該公司自主研發,帶領中國乘用車變速器邁入“8速時代”。

作為我國車輛傳動領域唯一的中國專利金獎得主,公司相關負責人尹春雷介紹說,他們依托自己的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在德國、英國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青島設立了研發分中心,正是“三國五地”的國際化研發布局催生了一項項新技術的落地。

“在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的今天,傳統制造業如果不從國際上找技術、找市場、找資源,將會窮途末路。”盛瑞傳動董事長劉祥伍幾年前就這樣認為。去年12月31日,世界首款前置前驅插電式混合動力8AT又在盛瑞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內插電式混合動力AT的空白。

用于制作大功率芯片的藍寶石襯底,正在被一種新材料—碳化硅取代。完成這項創新研發的是浪潮華光光電子股份公司。“利用碳化硅光衰小,散熱性好的特點,LED芯片的光效大幅度提高,投產后將廣泛應用于戶外照明領域。”公司總經理鄭鐵民介紹,日常所用的節能燈光效只有70—80流明每瓦,壽命約1萬小時。而碳化硅上面做出的藍光芯片光效達到130個流明每瓦,壽命10萬小時。

據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赤鋒介紹,目前濰坊高新區已擁有國際領先技術22項、國際先進技術46項,國內領先技術71項、國內先進技術21項,科技創新成了加快產品國際化的關鍵,正引領著濰坊高新區制造業走向更高端。

目前,濰坊高新區已有100多家企業的產品銷往國外,已注冊國際商標721件,在境外設立分公司、辦事處、營銷中心及研發中心100余處。

“3+1+N”合作新模式,鏈接整合全球創新資源

在濰坊,科技資源聚集度最高的要數藍色智谷。“這里除北京以外,全國唯一一處集北大、清華、中科院三大國內頂尖創新‘航母’于一體的科技園區,是濰坊高新區為實現當地企業、產業與高端創新機構全方位深度鏈接而打造的‘重磅武器’”。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董書禮告訴記者。

藍色智谷采用了“3+1+N”新型政產學研用合作新模式,不僅承接美國硅谷創源孵化器在海外孵化的高端項目,推進與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國海洋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的合作,整合了全區9大公共技術平臺和233個企業研發中心, 已成為濰坊技術創新策源地和高端產業聚集區。

核磁共振超導磁體就是濰坊新力超導公司與中科院合作的結晶。“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的1.5T核磁共振超導磁體樣機已下線,每年國內需要約1000臺(套),其中九成需要進口。合作研發讓我們的產品在市場奪得先機。”公司首席運營官李培勇感觸尤深。

藍色智谷自2015年4月開園至今,已引進包括“千人計劃”專家在內的碩士以上人才60多名,博士創業團隊34個,聚集中科曙光大數據中心、孕寶科技等高端項目92個,引育孵化高成長性企業110余家,熱聲發電系統等20個高端項目已經實現了產業化。(記者 魏東 通訊員 沈振江)

濰坊高新區:三線城市如何打造全球創新磁力場?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