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三號衛星獲取的北京首都機場影像圖。

高分三號衛星獲取的福建廈門影像圖。

高分三號衛星獲取的天津港影像圖。新華社發

高分三號衛星在兩周太空旅行期間拍攝的首批高清“大片”,25日正式面世。這批圖像效果質量優越,達到預期目標,意味著我國雷達成像衛星全面服務國民經濟建設的時代來臨。

高分三號衛星哪來的如此“好眼力”?日前記者走進該衛星抓總研制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對此進行了探尋。

“好眼力”離不開“好功底”

“‘好眼力’源自扎實的技術功底?!蔽逶焊叻秩栃l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張慶君說。

從判斷“視力”的關鍵指標——分辨率來看,高分三號衛星的分辨率達到1米,在世界上C頻段、多極化衛星中分辨率最高,充分彰顯了中國航天的雄厚科研實力。

同時,高分三號衛星采用多極化設計,極大增強了對目標信息的獲取能力。所謂極化,是指電磁波在與其傳播方向垂直平面上的時空變化軌跡。我國以往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均為單極化雷達,所得到的信息是相對有限的。高分三號衛星則可以用水平極化、垂直極化和交叉極化的方式收發電磁波。

十二般武藝樣樣精通

高分三號衛星共有十二種工作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工作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高分三號衛星首次在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上使用了多種創新性成像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圖像分辨率,擴大了衛星觀測范圍,做到了“海陸全能”。不論是樓房、街區、道路橋梁、港口碼頭、海上艦船,還是河流湖泊、山脈農田,它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對摩天大樓的層數、海浪的細小波紋,它都能一覽無余。

高分三號衛星既擁有大視野,又能聚焦辨認特定地點的小細節;既能看到目標在何處,又能針對熱點區域進行高分辨率詳查,實現了圖像分辨率與成像幅寬的良好平衡。簡單說,“高分家族”其他衛星能干的事,高分三號衛星也能干;其他衛星干不了的,它也不在話下。一星多用、多方受益的設計,正是中國航天立足國情、超越先進的體現。

“白+黑”不眨眼守望

作為一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高分三號衛星不受光照、云層和天氣的約束與影響,可以全天時、全天候、全方位工作。而且它具有對地下物體的穿透能力,從而解決了光學遙感觀測不到或觀測不足的問題。

自成功發射以來,高分三號衛星“白+黑”不知疲倦地工作著,不論陰天、狂風還是暴雨,都能夠穩定、清晰地成像。高分三號衛星屬于主動探測載荷,不需要“照相機”,而是利用微波進行探測,通過自己發射信號并接收地面反射的回波信號,探測地面物體的細節和特征。

高分三號衛星所提供的可靠、穩定的高分辨率微波圖像數據,將結束我國微波遙感數據圖像長期依靠外國的歷史,廣泛服務于我國海洋、水利及氣象等多個行業及業務部門,為我國實施海洋開發、陸地環境資源監測和防災減災等提供重要技術支撐。(潘晨 記者 付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