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英國《金融時報》9月14日報道,科學家們在沒有讓卵子受精的情況下繁育出健康的后代,這一突破顛覆了兩個世紀以來的公認智慧。
英國巴斯大學(Bath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們把精子注入一個名為單性繁殖胚胎的無活性胚胎,繁育出了老鼠。這種方法以根本上不同于卵子分裂的方式使細胞分裂。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托尼·佩里(Tony Perry)表示,這項研究可能在原則上為一種“推測和幻想”情境打開了大門,即精子可以讓取自皮膚或其他組織的成年體細胞受精。這甚至可以在無需女性參與的情況下,讓兩名男性成為一名嬰兒的生身父母。
佩里博士表示:“我們的工作挑戰(zhàn)了世人自(19世紀)胚胎學家觀察到哺乳類動物卵子和受精以來堅信的教條,即只有受精卵才能繁殖出活體哺乳動物。”
“這是一項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有關(guān)人類生命如何開始、以及胚胎活性的控制因素(或許對于繁殖力而言很重要的機制)的更多知識?!贝隧椦芯康馁Y助方——英國醫(yī)學研究理事會(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的發(fā)育生物學項目負責人保羅·科爾維爾-納什(Paul Colville-Nash)說,
“或許有一天,這甚至會對我們?nèi)绾沃委煵挥Y產(chǎn)生影響,盡管那一天很可能仍非常遙遠?!?/p>
河南省人類精子庫中存儲精子的液氮存儲罐 (圖片來源:李博/新華網(wǎng))
這項發(fā)表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源于對老鼠的一個未受精卵子進行刺激、使其發(fā)育成單性繁殖胚胎的實驗。
巴斯大學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名為胞漿內(nèi)單精子注射(Icsi)的技術(shù),把精子注入了卵子。這是一種在人類體外受精(IVF)生育治療中經(jīng)常使用的技術(shù)。
他們的實驗促使單性繁殖胚胎發(fā)育成一個具有父母雙方基因的正常胚胎:分別是精子捐獻者和原始胚胎捐獻者。以這種方式繁育出的第一對老鼠長成了健康的成年老鼠,然后它們也有了后代。
佩里博士表示,在實驗室里,或許有可能在不依靠精子或卵子的情況下,讓兩名個人的細胞“結(jié)合在一起”,“我們將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嗎?我不知道。但我認為,如果這一點在遙遠的未來成為可能,人們將回頭看,說這就是起點?!保ɡ钭跐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