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青海省科技廳了解到,我國首座成功投運的規模化熔鹽儲能光熱電站在青海德令哈市實現并網發電。電站近期運行情況平穩,各項指標完全達到設計值,可滿負荷發電。

據了解,這座電站裝機容量為10兆瓦,采用雙儲罐結構,以二元硝酸鹽作為吸熱、儲熱介質,利用大規模定日鏡場收集的太陽能,將熔鹽加熱存儲,再根據電網的調度指令利用熔鹽與水熱交換后產生的高溫高壓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實現連續、穩定、可調度的電力輸出。

以上技術全部來自于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經實測,熔鹽吸熱器出口熔鹽溫度最高達568℃,有效蓄熱時數達4小時以上,可為設備穩定運行提供足夠的高溫高壓條件。

青海省科技廳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副處長李巖介紹,這座10兆瓦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也是全球第三座投運的具備規模化儲能水平的塔式光熱電站。作為國家863項目和青海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支持的課題,立項6年來,國家已累計投入近5億元支持關鍵技術攻關。

據介紹,電站項目先后攻克了高精度智能定日鏡技術、大規模鏡場設計技術、吸熱器抗熱沖擊與熱疲勞設計技術、大型熔鹽儲罐設計技術等全流程核心技術,形成了74項發明專利、39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9個軟件著作權,并實現了核心裝備全面國產化。(記者 王大千)

首座熔鹽儲能光熱電站并網發電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