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可能與滿月有關。

東京大學地震物理學教授井出哲等人,對20年來全球發生的5.5級以上地震和當時的潮汐情況進行了比對。結果發現,12次8.2級以上地震中,有10次是發生在海水高潮前后,也就是月球引力較強時期。其中包括:導致23萬人喪生的2004年印度洋海嘯,以及2010年智利海嘯。

同時,他們發現滿月現象與2011年日本海嘯災難也有關系,當時這場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出現核泄漏,日本東海岸多個城市被毀,死亡人數達到15800人,失蹤人數大約3300人。科學家指出,由于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導致地球斷裂帶出現巨大破壞,從而引發大型地震事件。

井出哲教授指出,這項發現可用于研制預測大型地震的更好方案。每天全球各地會出現許多小型地震,較小的斷裂帶破壞最終將釀成一場較大的地震。

地球斷裂帶開始破裂能否最終引發一場地震,是令科學家們迷惑不解的問題。目前,最新研究表明,出現破壞的斷裂帶有助于評估地震等級。地震區域的潮汐引力狀況可用于提高地震預測的概率性,尤其是大型地震事件。

潮汐引力是地球軌道在太陽系運行時產生的引力牽引作用力。在滿月的時候,月球、地球和太陽排列成一線,地球在月球和太陽之間,此時將形成最大的潮汐,叫做“大潮”。

類似的大潮現象也出現在新月。此時,月球、地球和太陽也是排列成一線,與滿月不同的是,新月是月球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在滿月和新月出現的時候,太陽和月球的潮汐引力疊加在一起,導致地球海洋膨脹幅度更大,形成更高的潮汐。

研究小組分析認為,月球引力可引起海水水位變化,同樣也會對地殼壓力產生影響,潮位每變化1米海底壓強大約會變動10千帕。雖然這種變化與地震釋放的能量相比非常微弱,但可能成為了促成大地震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志網絡版上。(記者 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