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呼吸的衣服”能保持最佳透氣性。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和冠欣/攝)
昨晚正式開幕的2016北京國際設計周,在開幕前幾小時迎來了第一項大型展覽——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展。觸覺手表、隱形口罩、水槽洗碗機等150余項充滿智慧的創新產品亮相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首屆中國設計智造大獎(DIA)是我國工業設計領域的首個學院獎,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大獎賽共收到30個國家和地區的作品2511件,并于5月公布了評獎結果。獲獎作品中,共有文化創新、生活智慧、產業制造、前沿科技等四個領域150余件作品在此次展覽中亮相。
獲得大賽最高獎金智獎的,是一款水槽洗碗機。它既是洗碗機、水槽,也是蔬果凈化機。其設計者在前期調研中發現,中國人在廚房中使用洗碗機的比例大約只有7%。即便使用洗碗機,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西式洗碗機尺寸較大,不適合中國廚房;中餐烹飪方式導致碗筷普遍油膩,用西式洗碗機的效果并不理想等。這款專為中國人設計的洗碗機可以嵌入水槽內,小巧便捷;只使用兩瓶礦泉水的水量,就可以去掉90%蔬果上的農藥殘留和碗筷上的油污。
生活智慧類展品中,香港設計師顧力恒為視障人士設計的觸覺腕表頗受歡迎。這款表的表面并沒有一般手表的護罩。裸露的表盤上,時針和分針被兩顆在不同軌道上運行的鋼珠取代,時間刻度也明顯凸起。使用者只要摸到鋼珠和刻度,就可以判斷時間。觸摸鋼珠也不會干擾到它們的運行,腕表只要輕輕一搖,鋼珠就會返回原位,可始終保持時間準確性。令人意外的是,這款產品獲獎后很快火了起來,它已經成了非視障人士鐘愛的時尚品。
許多觀眾還圍著一款被譽為“隱形口罩”的防霧霾鼻腔過濾器,詢問購買方式。與人們現在佩戴的“防毒面罩”一般的笨重口罩相比,這個名為“鼻凈舒”的小東西更精巧玲瓏,可直接放入鼻腔內。硅膠包裹著可以過濾空氣雜質的新材料,同時可以保證呼吸順暢,減少細菌殘留。
除了中國本土設計品,大賽中獲獎的國際設計師的作品也都是“腦洞大開”的結果。美國設計師設計出“會呼吸的衣服”,這款衣服的背部布滿生物材料制成的“鱗片”,當人體發熱出汗時,這些“鱗片”可以自動開合以保持最佳透氣性,提高穿著者的人體舒適度。
已經火遍全球的“可以喝的書”昨天也亮相展會。其設計者特雷莎·丹柯維奇在紙張中加入了納米級的銀離子和銅離子,將這樣的一張紙折疊成漏斗狀就可以將臟水過濾成飲用水。它可以在缺乏清潔用水的地方或是地震災區救援中發揮巨大作用。不過,這款產品只能過濾自然雜質,無法過濾化學污染,更適合不發達地區使用。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大獎組委會主席宋建明評價,國際設計師作品大多體現出前沿思考,且跨越行業和學科去解決問題,而中國設計師還多是在本行業內,遵循產業原有的發展脈絡。“各類設計師的作品放在同一個平臺上交流,促使年輕人放開思維,對他們未來的思考會產生積極助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亮相的許多作品已量產,在市場上頗受消費者青睞。其中,方太集團的水槽洗碗機今年上半年的銷量已是2015年全年的兩倍;參賽作品“水馬凈水器”在賽后完成兩輪融資,市場估值過億元。(記者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