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日前,記者走訪中國國際金融展時發現,該展會體現出目前金融行業的新趨勢:非現金業務越來越多。這是互聯網金融發展造成的嗎?對現有金融各行業影響如何?針對這一發現,記者9月26日找到金融機具業內專家求證。
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生物識別等技術持續升溫,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影響著實體金融以及金融機具行業的未來。“盡管移動支付逐漸取代現金是個不可逆的趨勢,”金融機具最大自主品牌怡化公司總經理石鷗向本報記者表示,“但金融機具行業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透露,2015年國內銀行共處理移動支付138.37億筆,金額達108.22億元,移動支付業務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記者了解到,國產金融機具裝機量同樣大幅上揚,其中怡化存取款一體機(CRS)的銷售量截至2015年底達到十多萬臺,在本土企業排行第一。
石鷗認為,目前現金業務不可替代,互聯網金融擠壓金融機具的情況至少要5至7年后才能顯現。
數據顯示,2015年發達國家每百萬人口的ATM擁有量為1450臺,我國這一數字僅為600多臺。而且,我國ATM網點主要集中在發達地區、沿海地區、一線城市,中西部及很多二三線城市還不普及,縣級以及以下地區更是少之又少。
結合銀行需求,綜合多種因素,金融機具行業目前朝著“無人化”“送上門”的發展。
“無人化”是指CRS的蓬勃發展,就現在銀行對于金融自助設備的采購情況看,布設到一、二線城市的CRS采購量呈現不斷增加態勢,單純只有取款功能的ATM,正淡出銀行的大批量采購的視野。銀行業在降低運營成本的總體要求之下,再不計成本的擴大物理網點已不是明智之舉,因此,直銷銀行、社區銀行、24小時自助銀行成為各銀行發展的重中之重。
“使用CRS,一天可以做到三四百筆現金業務,效率比人工高出幾倍。”石鷗說,且不再考慮人力成本。CRS的存取款多功能性可以滿足當下銀行客戶的存取款要求,同時CRS自身的現金存取循環功能比單純的ATM節省了很大的人力成本。目前,怡化CRS市場占有率已達40%。
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互聯網金融的崛起,使得金融脫媒越來越嚴重,“以客戶為中心”成為銀行業發展的核心,越來越多的銀行選擇走出去,“送上門”。對此,金融機具廠商緊跟步伐,開發新型便攜設備,讓服務前置到企業與社區。“小型化、便攜化,讓他們走出去。既能控制成本,又能做到更貼心的服務。”(記者 滕繼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