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0月11日電 (王宇鵬)“未來,人工智能會成為醫生的輔助工具,提供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在首屆中國老年健康產業博覽會上,中國醫藥物資協會會長、復星集團副總裁陳啟宇對未來做出大膽設想。在他看來,互聯網+會深刻地影響健康產業,主要在兩個方面發揮作用。
第一,互聯網可以快速地聚集客戶,有效地分類導流客戶。
陳啟宇表示,一個創業幾個月或者兩三年的互聯網醫療公司,可以在其平臺上聚集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客戶資源,并且這些客戶資源是實實在在有著醫療需求的,任何單一的線下的實體醫療機構很難去聚集這么多資源。所以,“互聯網醫療”會是實體線下醫療機構和醫療產品重要的、精準的客戶來源。“因此,我們布局互聯網醫療的投資,也是希望未來我們的醫療機構、醫療產品,能夠精準的地找到客戶在哪里,以此降低市場成本,并且讓患者更加快速有效地找到需求。”
第二,互聯網正在從大數據進化到人工智能。
“在從大數據進化到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創造出一些智能化的醫療輔助手段。比方說,谷歌的機器人在圍棋比賽上打敗了韓國棋手李世石,IBM的沃森機器人成為醫生重要的輔助診斷伙伴,這些都預示著未來人工智能在各種需要高度智能支持的行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陳啟宇說。
在他看來,醫療是一個很重要的“戰場”,患者都希望有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或藥師來提供專業指導和服務。但是醫生的專業學習和經驗積累需要一個過程,達到一定水平后,又因為年齡問題要退休。所以醫生的培養過程始終是困擾醫療資源的一個瓶頸。
而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可以讓這個醫療資源固化下來,并且使其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積累。“我相信總有一天,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下的醫生輔助工具,會為社會提供更多高水平的醫療資源。這一天的實現,需要用創新能力,將互聯網醫療和線下醫療資源相結合,為未來做出貢獻。”陳啟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