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項新的法律草案提出創建一個全新的政府機構來管理巨額科學基金,在科教界引發了一場大討論。

當地時間10月13日,英國倫敦科學媒體中心舉行了一場發布會,最具名望的英國科學家們對一項法律草案發起質詢,草案的核心內容是將英國7個研究咨詢委員會等現有科學基金資助單位,納入到一個名為“英國研究與創新中心(UKRI)”的中央機構。

科研資助誰來給?大學怎么管?

《科學》雜志官方網站13日報道稱,法案提出由UKRI監管上述7個研究委員會每年分配的約30億英鎊資金。此外,它還會吸納英國高等教育自主理事會為英國大學提供的另外30億英鎊資金。

該法案將廢止一系列法律文書,這些文書曾經賦予那些研究委員會在資助對象上的自主權,還曾賦予會長創建和解除研究資金投放領域的權力。

該法案還將徹底改革對大學的管理體制,將創建一個全新的政府機構來管理大學并授予主管部長提議大學課程設置的權力。

反對意見:有損科教自主性準則

《自然》雜志10月4日發表的社論指出,“如果提案成為法律,將推倒全球公認的保護科學和高等教育獨立性與自主性準則”,并呼吁科學家加入辯論。

在發布會上,劍橋大學和倫敦皇家學會前任主任、天文學家馬丁·里斯表達反對意見:“這是一個有爭議的、不必要的、也可能是長期存在的破壞性變化。設立UKRI帶來的變動可能造成更多危害。”

著名的英國牛津大學動物學家、英國科學協會主席約翰·科雷布斯則在《研究雙周報》上發表文章稱:“毫無疑問,法案將對我們已經很優秀研究和大學體系造成實質性傷害。”

帝國理工學院結構生物學家斯蒂芬·庫里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大學自主權的改變實際上是將“大學系統國有化”,他認為這個法案是“壞法”,必須予以修改。

他們對改革法案的質疑在于“政府可能會加強對科學自主和高等教育的干預”,這也成為這場新聞發布會的熱議焦點。

支持意見:有助于增加科學投入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主任、皇家學會前任主管保羅·納茲認為,《自然》雜志的社論有些“危言聳聽”且“思想懶惰”。他高調贊成改革法案,正是他領導了對現有資助體系的審查,相關報告成為政府提出的這項“高等教育和研究法案”的基礎。

他認為,該法案有助于加強政府在科學領域的聲音,并解決英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低得可憐”的科學基金問題。《科學》雜志官網列舉了納茲提供的一組對比數據——英國用于科學研究的資金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49%,而歐盟的平均值為0.67%,他想用此證明“各研究咨詢委員會過去并沒有說服政府增加總體科學預算”。他說:“現有體系與政府之間并沒有足夠的互動,而UKRI可以調整好這個問題。”

中立聲音:希望得到更完善修訂

但學術界也存在較為一致的聲音——法案對未來的科學進步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當然應當予以保留。多數人希望迅速結束在英國下議院討論該法案,很多科學家說,希望它在上議院能得到更仔細的審查和修訂。

“我們確實需要在科學上發出強大的聲音。”里斯也同意法案支持者的這一觀點。但他同時強調,隨著新政府內閣的建立和英國脫歐帶來的系列問題,“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對法案進行全面深入的修訂”。

劍橋大學植物學家奧拓萊恩·萊瑟說,他比較擔心新建機構的“體系僵化”,進而迫使各研究委員會相互競爭資助資金。但好的方面是,政府對于科學家的反饋持有積極態度,他們并沒有反對修改法案。

《科學》雜志官網披露了時間表,10月18日下議院的公共法案委員會將結束工作并將該法案遞呈到上議院。正式啟動UKRI的目標日期是2018年4月。

與此同時,UKRI臨時董事約翰·金格曼對英國下議院科學與技術委員會提出建議,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能選出一位首席執行官。記者 房琳琳

一項法案引發的英國科教界大討論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