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登月計劃”向癌癥發起挑戰(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10月17日,長達17頁的抗癌“登月計劃”戰略報告,以及29頁的補充性報告在美國白宮官網上公布了。前者由拜登副總統和夫人吉爾歷經一年多時間調研考察后撰寫而成;輔助性報告則由拜登帶領的特別顧問小組撰寫提交。
因為長子身患腦癌后年僅46歲就離開人世,拜登和家人有著與癌癥患者和他們家人一樣的切身感受。在兒子患病期間,他接觸到一些優秀的護士、醫生和研究人員,對癌癥有了更多的了解,發現與癌癥相關的科學、醫藥和技術正在突飛猛進。基于對拜登的了解,在得知他不會參選美國總統后,奧巴馬今年1月正式宣布抗癌“登月計劃”,并任命拜登為計劃負責人。
拜登和夫人隨即開啟了他們的考察之旅,他們的足跡遍布美國和全世界,會見了數以千計的相關人士,包括癌癥病人和家屬、醫生、研究人員、慈善界人士、技術巨頭,以及一些國家的領導人。每到一處,他們會與癌癥患者分享心痛經歷和治愈希望;每一天,他們都會對抗癌“登月計劃”增加信心,感到它不只關乎個體,還裝載著數百萬人群的共同夢想:“我們應該馬上行動起來,我們能戰勝癌癥。為最終戰勝癌癥,我們要打破阻礙癌癥研究和治療方面信息共享和技術進步的條條框框,將國內外的力量集中和協調起來。”
突破不斷 拐點顯現
“現在是21世紀,我們對癌癥體系的認識不應還停留在上世紀,新的突破層出不窮,我們已經站在戰勝癌癥的重要拐點。”拜登在報告中對這一拐點的出現作出了詳細說明。
首先,不同交叉領域的研究合作比之前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入,這種合作能夠解決癌癥這一復雜問題的重大挑戰。5年前,腫瘤學家們不會與免疫學家、病毒學家、基因專家和化學工程師等各類專家開展合作,而現在他們的合作已經變得非常緊密。
第二,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研究人員已經能夠分析癌癥相關基因和蛋白,并找到與體內其他基因的相互關系,對癌癥病因和某些癌癥的治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第三,得益于癌癥生物學相關進展,一些靶向癌癥細胞的新型療法不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還會降低藥物劑量、開展新型放射療法以及提高化療的精準性。這些新型療法在更高效殺死癌細胞的同時,還不會對健康細胞造成副作用,最終必然會控制住難以治愈的肝癌、腦癌和前列腺癌等疾病,將它們轉化成可以管控的慢性疾病,進而延長患者的生命。
第四,癌癥患者的信息在數量和多樣性等方面的積累已經史無前例,這些數據包括他們的基因組信息、家族病史、生活方式信息以及治療結果,好好利用這些數據,人們會從中找到新的病因、癌癥初期癥狀以及更成功的療法。超級計算機已經能幫助研究人員對復雜的海量數據展開分析,從中找到想要的答案。這在5年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已經生效的美國平價醫療法案(ACA)可保障更多美國人的健康問題,特別是癌癥病人也被納入其中,美國人現在有了更多的免費預防工具,并能通過初期篩查體檢早發現、早預防。
抓住機遇 應對挑戰
報告認為,盡管抗癌“登月計劃”擁有“天時”之利,但仍有不少挑戰擋在前面:
一是各方努力缺乏合作,不能快速有效分享信息,研究和經費投入體制落后。現有的激勵制度更加關注和獎勵單項研究的成功,往往忽略交叉學科和交叉部門的合作研究,這非常不利于開展更有利于找到病因和療法的團隊的合作。吸引和招募患者參與癌癥臨床試驗的措施不得力,對臨床試驗的成功案例宣傳不到位,這些將阻礙臨床試驗成功并對病人獲得新療法造成不能接受的延誤。
二是以保護病人隱私為借口而對共享病歷資料設置障礙,對研究數據和結果缺乏開放獲得和快速共享的渠道,研究人員無法基于他人的失敗或成功更快地獲得新發現。利用大量電子病歷建立數據庫改善癌癥預防、診斷和治療護理等方面的技術合作不夠充分。新發現、新診斷和篩選措施、新臨床試驗和新成功療法,這些癌癥相關知識在社區的宣傳嚴重不足和滯后。
進展顯著 目標明確
戰略報告還詳細介紹了抗癌“登月計劃”特別小組在不到一年時間內所取得的進展,包括加強了制藥公司、大型癌癥研究中心和基金會等方面的合作,單打獨斗的20多個公司現在已經能獲取其他公司的研究成果;加強上市公司和新創公司在藥物臨床試驗的合作,同時開展多個藥物試驗;將癌癥療法的專利時間從兩年縮減到一年,并公開專利數據,讓創新公司基于這些專利開發全新療法;鼓勵私人公司參與抗癌“登月計劃”;等等。
補充性報告則列出了聯邦機構正在承擔的研究項目和相關進展以及5大戰略目標,包括加強基因組等數據庫建設;改進臨床試驗以研發全新療法;增加人類乳頭瘤病毒等疫苗的應用;擴大癌癥宣傳教育的受眾,等等。(記者 聶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