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在酒泉采訪了航天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醫學工程總體室主任吳大蔚,讓她為大家揭秘航天員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又將在天宮二號里有著怎樣的生活狀態。

小@:航天員究竟要訓練多長時間?要經歷哪些訓練階段?

吳大蔚:航天員系統針對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目標和要求,為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選拔出適宜的人選,主要考量人的身體狀態、心理狀態和對專業技能的掌握等等。任務確定后,我們對參加任務的航天員進行了共同訓練階段、任務訓練階段、強化訓練階段與任務準備階段三大階段近4000個學時/人的嚴格訓練,培養出合格的航天員執行交會對接和組合體中期訪問任務,完成相關空間試(實)驗支持任務。

小@:為何此次航天員的在軌飛行時間是33天?這個天數是如何設定的?

吳大蔚:這個天數的設定考慮了很多方面因素。一方面航天資源很寶貴,我們希望像在太空駐留技術比較先進的國家一樣,更多地延長航天員的駐留時間。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保障航天員的安全,33天不是極限,但是卻是我們目前的技術對于航天員來說比較保障的設定。

小@:此次航天員在軌飛行33天,身體狀況如何得到保障呢?

吳大蔚:對航天員的保障是事無巨細的。在健康保障方面,首先我們針對太空的生活環境設立了醫學檢查項目,對太空中可能出現問題進行預防,對航天員的身體狀況進行有效地評估。由于此次在航天員駐留時間比較長,我們會加大對航天員身體定期評估的力度,比如航天員的心功能、尿常規等整體機體的潛能我們都會做詳細地評估。其次,失重生理效應防護這點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我們也專門為航天員設計了拉力器、特殊設計的服裝等運動方式和工具,來保障航天員在失重狀態下的體能狀態和健康狀態的維持。

小@:那么航天員在天上的飲食怎么樣呢?能品嘗到哪些食物?

吳大蔚:我們為航天員準備100多種航天食品,并且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進行調整,比如有些人喜歡吃辣的,這個是可以做到的。

小@:航天員在“天宮”里也和我們一樣上班嗎?他們什么時候休息呢?

吳大蔚:我們為航天員制定了航天員飛行手冊,他們的作息時間、具體工作、實驗等活動都會根據飛行手冊來完成。和在地面上一樣,他們也一天工作8個小時,每周工作6天,休息一天。(馬蕓菲)

點擊查看專題

小@探酒泉專訪:揭秘航天員的“天宮”生活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