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發回首篇太空日記 工作比較忙沒時間吃飯。
天馬行空的日子,航天員過得怎么樣?昨天,入住天宮二號的兩位航天員向地面發回了第一篇太空日記。一大早就開始忙碌的航天員早飯和午飯合成了一頓飯,米飯面條熱了也忘了吃。航天員帶上太空的蠶寶寶也首次現身,帶上太空的6條蠶寶寶都活著!在視頻中,景海鵬手指上的一只蠶寶寶在太空中玩的很嗨,“白胖子”飄在手指周邊扭來扭去的樣子著實可愛,很是搶鏡。
飯熱完后就忘吃了
在發回的視頻太空日志中,景海鵬說,現在的工作比較飽滿,特別想睡覺。早飯和午飯是合并吃的,因為前期在對接,進入組合體,工作比較忙,所以沒有時間吃飯。他們準備晚飯好好吃一頓。早飯和午飯主要吃的是一些即食食品,零食吃得比較多,主食吃得比較少。米飯面條加熱完后就忘吃了,準備晚上補上。
景海鵬說,這是他第三次上天,已經兩次進入“天宮”。天宮一號比較舒服,天宮二號更舒服,布局、裝修、顏色搭配都非常好。
提到家人,他喊著陳冬來回答,可一直在邊上飄來飄去的陳冬悠閑地說,“你代表吧”,之后又去忙自己的事。
景海鵬于是說,他想起了在媒體見面會上就說過的話,“軍功章必須有家人的一半。”
“此時此刻,我和陳冬在天宮二號非常想念大家。想對航天員大隊的戰友們說,十八年以來,我們同在一個桌上吃飯,同在一間教室上課,同在一個球場打球。”景海鵬說,十八年來,我們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訓練,一起追求夢想,親如一家。“我知道今天大隊的戰友們都在為我們站崗、加油、值班,向大隊的全體戰友敬禮!”
蠶寶寶太空玩游戲
鏡頭中展示的蠶寶寶是由科學家培育的改良蠶種“秋豐白玉”。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太空養蠶”是一項觀賞性很強的實驗,可以觀察蠶寶寶在太空微重力的環境下,生長發育的過程與地面有哪些不一樣。曝光的畫面中,在失重狀態下,它們正順著景海鵬的指尖在“玩游戲”。景海鵬從蠶寶寶的太空屋里取出一只蠶寶寶,它迅速就開始了空中飄,但似乎并不習慣,一直在努力往手上爬,可剛一碰到手指就被彈出,吸附不上去。“老司機”景海鵬專門到天宮二號上的兩個攝像機前都展示了一下蠶寶寶。
在兩分鐘的視頻里,雖然蠶寶寶始終在飄,但一直沒離開手指附近,因為景海鵬在手指上綁了一根蠶絲牽引著蠶寶寶,不讓它飛得太遠。第三次飛天的景海鵬在這個過程中很享受,一臉輕松愉快。
景海鵬還給蠶寶寶清理了蠶屎,透明袋子中的蠶屎應該是黑色的,不過鏡頭太遠,并不很清晰。在飛天的整個過程中,每天照顧蠶寶寶也成為了兩位航天員一項有趣的太空任務。(記者 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