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現場,觀眾與中國建設銀行的服務機器人進行互動。(圖片來源:和冠欣/北京日報)
博覽會現場,觀眾正在體驗工行的VR購物設備。(圖片來源:和冠欣/北京日報)
2016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昨天在北京展覽館開幕。VR營業廳、虹膜支付、超級柜臺、智能機器人……各大金融機構爭相亮出自家科技金融創新成果,向市民展示“互聯網+”普惠民生帶來的未來金融體驗。
本屆金博會上,傳統銀行紛紛玩起了跨界。在充滿未來感的白色大廳里,一個可操作的灰色信息屏幕映入眼簾。輕輕按動手里的按鈕,一個閃閃發光的購物池變戲法似的躍然眼前。將手中操作設備的紅外線對準購物池中想要購買的汽車,頓時一輛一比一的虛擬汽車便出現在身邊,打開車門,看看天窗,宛若身處真正的4S店之中。再輕輕動動手指,這輛汽車就添加到購物車了。這是工行首次亮相的VR(虛擬現實)營業廳。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VR營業廳,用戶可以辦卡,可以購物,這樣的VR營業廳有望盡快在智能營業網點投入使用。
面對支付領域快捷與安全的兩難問題,科技金融頻頻“亮劍”。然而,人臉識別可能“撞臉”,指紋支付有可能被盜刷。那么,眨眨眼睛,用“眼神支付”靠譜嗎?
在民生銀行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記者體驗了一把“虹膜支付”。在一部裝有“虹膜支付”應用的安卓手機上,記者通過手機前置攝像頭旁的紅外設備,錄入了自己的虹膜。在支付繳費環節,輸入支付密碼后,手機屏幕的上方出現了一個類似于攝像的掃描框,對著掃描框眨下眼睛,系統確認與之前錄入虹膜匹配一致,支付過程就完成了。
據了解,虹膜是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區域,具有唯一性、穩定性、非接觸性等特點。虹膜識別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精準、最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其準確性和穩定性超過了指紋掃描和人臉識別。
在建行和農行的展位大廳,超級柜臺、智慧柜員機等自助終端設備十分搶眼,這是未來銀行的重要組成。碩大的液晶顯示觸屏,周圍分布著攝像頭、插卡區、存折區、IC卡感應區、密碼區、打印憑條區等,這邊操作完成,那邊就吐出一張新卡,十分智能。
“通過智慧柜員機,開戶、掛失、放貸、開通網銀、申請信用卡、繳水電費、理財外匯等超八成的非現金業務都可以辦理。以前,在柜臺人工開戶要15分鐘,現在通過自助設備只需要3分鐘左右。”建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記者 范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