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型文體活動主辦方都曾為一件事頭疼:發給工作人員的工作證,竟出現在了“黃牛”的手中。倒賣證件不僅破壞市場秩序,還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昨天,在北京文博會主展場中國國際展覽中心1號館內,由京津冀三地文化廳局共同主辦的“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區”,展出了大麥集團人臉識別系統。應用這套系統,每一張工作證對應一副面孔,每一次使用證件都要被人臉識別終端機核對面孔,當證件備案的面孔與使用證件的面孔不同時,系統就會報警。

大麥集團是目前中國最大的LIVE娛樂發行平臺和華語地區領軍的演出、體育票務及科技服務平臺,這一次是該公司首度亮相文博會。

該集團技術負責人介紹,人臉識別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臉識別算法,對抓拍到的人臉圖像進行建模,同時和數據庫中已收集的人臉模型實時比對。如果持證人與系統內的人臉圖像相識度達到設定閾值,系統就會報警,提示監管人員。完成這項工作的機器,由大麥集團自行設計。它大約一人高,瘦瘦的,像根安裝了轱轆的柱子。“柱子”的頂端安裝了攝像頭、人臉顯示器和RFID證件掃描區域。使用的時候,大型活動主辦方可以為每一位工作人員制作一個包含了RFID智能芯片的證件,并且為每一位持證人員做一次人臉采集,存貯原始數據。之后,持證工作人員每次出入都會被這臺機器識別一次人臉,大約需要三秒鐘。這樣一來,靠倒賣證件牟取暴利的“黃牛”,就沒了機會。今年上半年,這個系統已在海淀區舉辦的多場演出活動中得到應用。

在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區,三地文化行政部門還甄選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演藝、藝術品、文化旅游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企業和項目展示宣傳。天津的楊柳青畫社、泥人張工作室、漢沽刻字,河北的邢白瓷、磁州窯、緙絲,北京的神舟航天文化創意傳媒公司的360度太空球幕體驗系統等,讓參觀者開闊了眼界。(記者 李洋)

倒賣證件有克星了 大型活動用上人臉識別系統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