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廣東科協論壇舉行了主題為“北斗中國夢”的專題報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譚述森院士,向聽眾特別是企業代表介紹了北斗系統的特點和應用產業。他認為,廣東的移動手機終端是全國一流的,在世界上也是有地位的。北斗衛星導航應用技術要和移動通信行業聯合起來,結成行業聯盟,一定能在導航與通信的應用上有所作為。

譚院士參與了北斗系統三個發展階段的頂層設計與工程建設,為我國衛星導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他說:北斗經歷了22年的發展,發射了23顆衛星,解決了中國及其周邊,包括亞太地區的大部分區域里導航定位問題,另外還發射了5顆新一代的全球實驗衛星,中國的全球衛星系統將在2020年完成全球覆蓋。

他介紹北斗的優勢時說,中國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并且實現了三個導航系統覆蓋服務區,服務性能已經與GPS相當了,而且靈活性要大得多,在相位模糊度解算速度也較快。我們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個連續導航與定位報告雙模系統,除了可以獲得連續導航、求解用戶的位置和速度,還能定位報告,在用戶終端實現了導航、航行跟蹤和生命救援的一體化。

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要達到航行跟蹤和生命救援、用戶終端三位一體的結合。目前,北斗技術已經應用在救援、遠洋航行和捕撈等方面,北斗手機、北斗手表等消費產品也不斷涌現。高精度的北斗導航系統在新疆和東北的農業耕作中應用,從播種、除草、施肥、收獲等方面都已經達到了機械化、自動化。另外,建筑行業用北斗的精密測量辦法,解決了高層樓房在臺風的強度下搖擺的額定水平。

他也指出,北斗目前應用效果還不如人意。比如,北斗都進入了國產的各種手機里面,但是開發手機定位功能的專家們不熟悉北斗,所以企業在應用功能方面的開發有待深化。因此,他希望衛星導航應用技術與廣東的移動手機生產企業組成行業聯盟,在導航與通信的應用上有所作為。(記者 林亞茗 通訊員 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