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其低溫加注系統也經歷了考驗。“長征五號是目前亞洲直徑最大、發動機數量最多的低溫火箭,為其配套的低溫加注系統具有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流程最復雜的特點,被譽為‘亞洲之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15所長征五號型號副總師、項目指揮賀建華透露。
低溫加注系統是向火箭加注、補加低溫介質,并實現低溫介質安全、合理排放的系統。賀建華介紹,長征五號的低溫加注系統擁有低溫閥門200多個、氣動閥門1000多個,低溫管路達1萬多米、供氣管路3萬多米,電纜100多公里,規模是以往系統的數倍。同時由于加注流量大,密封、絕熱難度大,安全性和環境適應性要求高,該系統在技術上實現了質的跨越。
文昌發射場為長征五號、長征七號兩型火箭設置了兩個發射塔。一院15所長征五號項目組副指揮呂巖介紹,長征七號采用液氧煤油發動機,需要輸送液氧;長征五號除了液氧煤油發動機,還采用氫氧發動機,需要用兩套系統分別輸送液氫和液氧。為了節約成本、節省占地,發射場將液氧加注庫區,建在了兩個發射塔之間,用一個低溫加注系統給兩個發射工位輸送液氧,這在國內發射場低溫加注系統中尚屬首次。
呂巖同時介紹,過去為火箭加注燃料都是分級進行,一級加注完了加注二級,以此類推。為了縮短加注時間,項目團隊為這套低溫加注系統增加了獨立管路,可以實現對助推器、一級和二級同時加注。
此外,該系統雖然龐大,操作起來卻更為安全便捷。“該系統實現了全自動化,操作人員可以在距離控制間四五公里遠的指揮大廳發號施令。”呂巖說。(記者 李艷 付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