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季,唐納德·特朗普曾在氣候變化表述上鬧出低級笑話,希拉里·克林頓只有最開始拋出“公開政府部門與UFOs(外星生命)有關的秘密資料”這一科學噱頭,與老百姓關系密切的科學與健康問題似乎被他們拋在了腦后,成為最不被看重的論辯話題。
面對總統選舉中的各種“秀”,在實驗室和科研院所辛勤工作的科學家們卻很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那些需要深思熟慮才能做出正確決策的科學和社會議題才最應該被拿來辯論,讓選舉變得“高大上”。
《科學美國人》雜志近日對大學政策研究專家、基金會和非盈利組織成員以及科學家等進行了廣泛采訪,梳理出了總統和政界應該關注卻沒有關注的13個關乎美國人健康、安全與創造力的科學議題。
抗生素時代是否會終結
人類在治愈各種傳染性疾病中一次又一次勝利,需歸功于抗生素這一偉大功臣;但過度濫用抗生素又造就出一批具有耐藥性的超級細菌,一些新近研發的創新藥物對它們似乎也無能為力。
美國每年有2.3萬人死于抗生素耐藥菌感染,到2050年,超級細菌將比癌癥導致的死亡人數更多。不久前,美國就針對抗超級細菌問題召開了規模空前的全國性大會,與會專家支持國會實施三管齊下方案:加大新藥研發投資力度、禁止畜牧業濫用含抗生素飼料、努力降低超級細菌感染病例。
新型抗生素與治療心臟病和糖尿病的藥物不同,往往只能用于治療某一種感染,制藥公司不愿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新藥,國會可以通過撥款或立法減輕這些企業測試新藥的負擔。另外,美國80%抗生素都流向了畜牧企業,一些官員建議國會出臺法律,嚴禁對健康動物使用抗生素,并通過鼓勵民眾勤洗手以及培養衛生飲食習慣,力爭在剛剛出現病例時阻止其傳染擴散。
保持美國技術前沿優勢
美國本土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曾在汽車、飛機、原子彈和手機等技術領域創造了諸多傳奇,但這個前沿優勢正在削弱。在大學和私企實驗室等關鍵崗位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已不再是美國人,而被外國留學生取代。
大多數專家將這個問題歸責于美國教育體系。美國學生一般15歲左右還不能輕松解答與圓周率有關的方程,數學和科學成績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的同齡學生。專家們認為,聯邦政府應該為不同年級學生需掌握的科學和數學概念制定統一標準并強制執行。
但最近幾年,曾試圖推廣全國性評價標準的努力遭遇重重阻力,無法取得成功,最后只好退而求其次,只提出建議,不強行要求。一些非盈利機構、慈善組織以及政府部門的教育家們組成專家團隊,制定了《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將全國性數學和科學教育最低目標編制成法律條文,目前也只有18個州簽署實施。
“人類增強”技術是否可行
基因編輯技術用來改良農業和治療疾病已經開展多年,科學家們已能輕松通過增加或移除基因來改變生物的某些特性。全新技術CRISPR-Cas9使基因編輯變得前所未有的精準快速,將諸如設計嬰兒等科幻場景逐漸變成了現實,并有望開發出治療艾滋病、血友病等的全新療法。
CRISPR還為“人類增強”技術打開了大門,如增加某種基因能讓肌肉更有力或牙齒更白,這些能打破人體局限的基因技術將很快投入使用。
但美國至今還沒有就基因編輯技術專門立法,其倫理問題一直飽受爭議。今年這一問題或將得以解決,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組成的委員會12月將邀請健康、科學和生物倫理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討論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隱患,并就規范該技術發展的法律問題出臺指導性綱要。
清潔能源問題
新一屆總統必須繼續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相關政策。美國各州在發展新能源方面存在明顯不平衡問題,50個州中只有30個在強行推行可再生能源,而且占比相差巨大。緬因州和愛達荷州的生物質和氫能等新能源占比幾乎達到100%,而賓夕法尼亞只有4%。那些沒有強行推廣的州差距更大,如懷俄明州的新能源占比不到1%。
大多數專家表示,目前各州在新能源發展方面都有自己的標準,國會應該著手制定全國性標準,并考慮各州不同的地理特征,允許各州在遵循統一標準時保持一定靈活性,如西部地區以發展風能為主,而西南地區以發展太陽能為主。
除了以上議題,提供干凈飲用水、槍支安全管理、保護國家級公園、兌現氣候變化承諾、核安全、安樂死、微塑料粒子污染、全民肥胖、沿海發展等問題也應引起廣泛討論,新總統在任期內應給予足夠關注。(記者 聶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