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霉病是一種全球性小麥疾病,會造成作物產量急劇下降,每年給全球農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據最新一期《自然·遺傳學》雜志報道,美國科學家在克隆旨在消滅小麥赤霉病的抗性基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們利用先進的小麥基因組測序技術分離出了具有廣譜抗性的Fhb1基因,這一發現不僅對小麥赤霉病,而且對各種受到真菌病原體——禾谷鐮刀菌感染的類似寄主植物的抗病防治,也將產生廣泛影響。
禾谷鐮刀菌產生的毒素使受感染的作物不適合人類和動物食用,這種農作物病害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亞洲和南美洲大規模頻繁流行。小麥赤霉病一直以來也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中美科學家經過20多年的研究,只在某幾種特定中國本土作物中發現了抗性。
此次,馬里蘭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等多所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先進的小麥基因組測序技術成功分離出了具有廣譜抗性的Fhb1基因。研究人員表示,掌握了抗性的DNA來源后,抗性基因的復制進程將可在實驗室中以更快的方式進行。一旦最終了解了基因的作用性質,此項發現還可用于控制其他鐮刀菌引起的葫蘆、西紅柿、土豆等農作物的腐爛。
研究人員未來準備利用Fhb1克服由病原體造成的大量農作物病害,并將這種抗性通過育種、轉基因、基因組編輯技術等進行優化后,轉移到其他易感染鐮刀菌的農作物中。(記者馮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