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伴隨著龍嘯般的巨響,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托舉著天鏈一號04星,直破云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安全部主任林玉南表示,此次發射的圓滿成功,標志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自1984年以來,已完成超百次不同類型衛星的發射任務,占中國航天發射總數的43%;同時,還創造下自1997年以來78次發射連戰連捷、全戰全勝的世界航天紀錄。
西昌航天人的創業之路始于1970年代。1984年4月8日,搭載東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的長征三號火箭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人在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開辟了第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這一天,西昌航天人等了整整14年。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總工程師毛萬標告訴科技日報記者,36000公里的高軌發射難度極大。“衛星要到達地球同步軌道,必須經過多次變軌,末級火箭要啟動兩次,程序十分復雜?!边@就像人挑擔子上坡一樣,必須挑一會兒,休息一下,然后再慢慢上去。而高空作業,工作時間的長短取決于自身攜帶的能源與消耗量。這就對火箭發射的“窗口期”提出了更高要求。“窗口期有一個最佳發射點,發射的姿態好,就能減少‘休息’和‘調整’的次數,也就減少了能源消耗量。”
經過30多年的研發與實踐,西昌發射中心已經實現了“零窗口”期發射。毛萬標透露,研發人員根據西昌發射場區建設和地方氣候特點創新出“一平兩垂一遠”的發射模式,將發射準備時間從50多天縮短至20天左右,場區利用效率實現翻倍。“目前,西昌發射場年發射能力可達15發?!?/p>
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射的天鏈一號04星是我國第4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將與天鏈一號01星、02星、03星實現全球組網運行,為我國神舟飛船、空間實驗室、空間站提供數據中繼與測控服務,支持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同時為我國中、低軌道資源衛星提供數據中繼服務,為航天器發射提供測控支持?!。ㄓ浾?李偉 通訊員 金家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