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9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月球內部存在比預期更大、結構更穩定的熔巖洞,未來人類駐地月球熔巖洞內或可成為現實。
月球表面會有隕石活動,并且月球大氣層稀薄,太陽輻射作用較大,人類在月球表面生存具難度較大,而如果月球內部的熔巖洞的結構穩定,那么這些熔巖洞就能為人類提供永久的月球駐所,為人類未來探索并利用月球上豐富的水凍冰、稀有金屬和氦的同位素提供基地。
熔巖洞是火山巖漿流過巖石時形成的巨大隧道,巖漿流經過巖石,隨著火山噴發的結束和溫度的降低,硬殼內的熔巖消失,形成巨大的地道,也就是熔巖洞管。科學家通過從月球探測器上采集的圖像,基于重力變化研究發現,月球表面也可能存在結構類似的熔巖洞,月球形成伊始,火山活動頻繁,月球上的熔巖洞由此形成。
科學家稱,熔巖洞的結構穩定性取決于熔巖洞的寬度、頂層厚度和巖石的物理壓力。研究結果顯示出月球熔巖洞的寬度最大可達3英里(約合5公里),超過2015年所預計的0.6英里(約合1公里)。(實習編譯 劉颯 審稿 李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