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一期《光學》雜志報道,美國研究人員首次獲得了立方米級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圖像。此項技術將開辟OCT在工業、制造業和醫藥業的許多新用途,也代表著在單個集成電路芯片上開發高速、低成本OCT系統或將取得重要進展。

領導該研究的麻省理工學院詹姆斯·藤本表示,他們創下了立方米級成像的世界紀錄,跟以前的三維OCT相比,在深度范圍和體積上至少提高了一個量級。OCT技術由藤本于1990年發明,現在已成眼科的標準檢驗工具,在心臟病學和腸胃病學中的使用也日益增多,但其提供的三維成像深度僅限于毫米到幾個厘米。

最新研究則在1.5米區域產生了分辨率為15微米的高速三維OCT影像。研究人員已對自行車以及人類大腦和顱骨模型進行了成像,并對范圍從米到微米的物體進行了測量。

除了成像速度和分辨率高的優點,新的OCT技術允許成像、分析和距離測量在多個深度同時進行并拒絕雜散光。遠程OCT需要極高性能的光源、集成光接收器和信號處理器。OCT范圍是指可同時進行測量的深度范圍。新技術使定位OCT范圍(從非常接近到遠離成像儀)的中心成為可能。

這項新技術可用于工業和制造業,對監測工業進程、技術測量以及非破壞性評估材料特別有用,還可通過提供腹腔的三維測量結果映射上氣道結構等,能大大增強醫療成像水平。

研究人員目前正在努力開發和使用更低成本的高速元件,并達到加速數據采集和處理的目標,這可能最終會帶來使用定制集成電路芯片的實時OCT成像系統。(記者 馮衛東)

米級光學相干斷層掃描首次實現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