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投資企業中共有24家上市,帶動社會企業新增收入3797億元……16日的中國科學院2017年度工作會議新聞發布會公布一組數字,展示了中科院作為“科技國家隊”在創新領域取得的成果。
使社會企業新增銷售收入約3797億元
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說,初步統計,2016年中科院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使社會企業新增銷售收入約3797億元,利稅472億元。院所投資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850億元,利潤134億元。
組建6家聯盟,擁有89家成員單位
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國科控股)通過建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科技企業上市、投資社會基金、搭建科技成果信息服務平臺、舉辦聯動創新論壇等方式,強化“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有效聯動,有力地促進了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張亞平說,截至2016年底,已組建的6家聯盟擁有89家成員單位,首批啟動協同研發項目19項,預計研發總投入3億元。
24家企業上市,投資基金逾1000億元
張亞平說,中科院的院、所投資企業中共有24家上市,新三板掛牌14家;國科控股直接投資33只基金,并首次完成海外基金投資,投資基金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的比例達到1:21。
408個拔尖科學家項目入選“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
“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以“夯實基礎,探索未知,以人為本,創新引領”為出發點,旨在通過穩定支持一批杰出科學家沖擊國際一流甚至國際頂尖的基礎前沿科學問題,進一步夯實我國我院前沿交叉科學的研究基礎,穩定拔尖人才隊伍,產出一批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大原創成果。
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兼發展規劃局局長汪克強說,根據評審結果,批準了98個研究單位的408個拔尖科學家提出的項目申請入選首批“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
5個創新研究院、6個卓越創新中心、2個大科學研究中心正式運行
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提出,推進研究所分類改革,構建適應國家發展要求、有利于重大成果產出的現代科研院所治理體系。啟動試點以來,建設了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等8個創新研究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等9個卓越創新中心、上海大科學中心等3個大科學研究中心、南京土壤研究所等14個特色研究所的籌建工作,試點機構已達34個,參與單位70余家。
汪克強說,經試點驗收評估,目前共有13個機構進入正式運行階段,包括5個創新研究院,6個卓越創新中心,2個大科學研究中心。(記者董瑞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