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京東方推出的一款BOE iGallery智能畫框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它可不是一款簡單的電子相框。你可以在它內置的云藝術館中挑選自己心儀的藝術品,用很便宜的價格購買畫作的電子版權,然后坐在自己家里欣賞。現場近距離感受過實物的觀眾感嘆,它幾乎有和在宣紙或者油畫布材質上觀賞原作一樣的效果。

如果說隨處可讀的電子書使更多人擁有了書,隨身攜帶的播放器使更多人擁有了音樂,那是否存在一種方式,可以讓更多人足不出戶欣賞名畫?在項目團隊看來,隨著時代的演進,大家對文化和藝術的需求都在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關注藝術文化消費,追求美學表達和實現,而繪畫與影像作品目前仍是未被數字化的領域。

別以為這款智能畫框上展示的藝術作品是普通的高清圖畫,想把藝術作品的美感展示出來,項目團隊可用了不少“黑科技”。從專業的攝影采集、數字化的色彩光線糾正再到最后的拼接,每一步的精細操作都是為了讓顯示屏上的畫作無限接近原作效果,無色彩丟失,色彩過渡更加均勻。事實上,同一幅繪畫在不同的顯示屏幕上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而他們所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還原原作的色彩、光影和質感,讓大家不必走到美術館,就能欣賞大師畫作。

畫家丁觀加老師已近八十高齡了,擅繪山水灘涂,他第一批有10幅作品收入了這個云藝術館中。看到自己的作品以這種數字化方式呈現出來,丁老師感到很有趣,笑稱自己應該擁抱新技術。“我的作品多是黑白山水,最難的就是呈現這種灰色。我畫的灘涂在上面依然顯出了層次感。”

這款智能畫框把藝術家畫作經過高科技的采集技術上傳到云藝術館,普通消費者可在線購買畫作的電子版權收藏或瀏覽。平時拍攝的照片和自己的作品也可以通過App即時上傳到云藝術館。

至于畫作的電子版權,目前的定價是1至2元,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在云藝術館購買一份畫作顯示于家中的顯示屏上,支付的費用還是比較低廉的。“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更多人有機會欣賞這些藝術作品,另一方面也能夠使部分待沽的藝術原作獲得銷售機會,為藝術家們提供一個交易平臺。” 項目負責人說,科技和藝術其實并不矛盾,好的藝術品借助新的科技手段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

在家就能欣賞藝術大作:智能畫框把客廳變成盧浮宮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