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月18日電 美國兩大政府機構18日各自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是現代歷史上最熱的一年。這意味著全球年平均氣溫紀錄連續第三年被刷新,反映了由人類排放溫室氣體導致的全球氣候持續變暖的長期趨勢。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平均氣溫為14.84攝氏度,比20世紀平均水平高出0.94攝氏度。這是自1880年有氣溫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比上一個最熱年份2015年高出0.04攝氏度。
報告寫道:“21世紀以來,全球年度(平均)氣溫紀錄已被打破5次,分別是2005年、2010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
美國航天局的報告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但同樣得出了2016年是史上最熱年份的結論。
這一結果并不令人意外。此前已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前8個月分別都打破了同期單月最高氣溫紀錄,后4個月也都進入史上同期單月氣溫前五之列。
從全球分布看,2016年創下高溫紀錄的地區包括俄羅斯遠東地區、阿拉斯加、加拿大偏遠西部、美國東部大部分地區、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多個地區、智利南部、非洲東部和西部多個地區、南亞部分地區、東南亞多個地區以及澳大利亞部分地區等。
從海冰面積看,北極2016年平均海冰面積為1015萬平方公里,是有史以來最小值,延續了近年北極海冰年平均面積不斷萎縮的趨勢。南極全年平均海冰面積1116萬平方公里,僅多于1986年,列史上第二低。
科學家認為,2014年至2016年連續3年刷新全球年平均氣溫紀錄,是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氣候變化與厄爾尼諾事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厄爾尼諾是太平洋赤道中東部海域水溫異常升高引起的一種氣候現象。此輪強厄爾尼諾事件已于2016年年中結束。
巧合的是,上述報告在距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就職典禮僅兩天的時間節點發布。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特朗普政府上任后美國氣候政策有變,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記者 林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