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中醫骨科主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葛氏捏筋拍打療法”代表性傳承人葛鳳麟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中醫骨科主治醫師葛鳳山做客“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并在線解答了廣大網友的問題。
葛鳳麟介紹,葛氏捏筋拍打療法最初緣于中國古老的經書——《易筋經》,是一種根據“導引按蹺”之術與武術的“點穴法”相結合演進的一種獨特的療法,以手指捏揉和用拍子拍打身體特定部位的經脈筋腱,行氣活血、調理臟腑,而達到強筋健骨、調和氣血、防病治病的目的。
為了方便患者自己拍打,他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發明了一種健身拍,健身拍以鋼絲圈和醫用脫脂棉構成,帶上布套,普通人也能用來健身敲打,且著力均勻,上手容易。
捏揉撥刮劃,搓壓引折掐,搖擺抖滾抓,擠扳挾推拔,點揉拿顫法,提打效更佳,諸法若配伍,千式皆由它。這26種手法正是“葛氏捏筋拍打”的精髓所在。訪談現場,葛鳳山為網友演示了“葛氏捏筋拍打療法”。
葛鳳山表示,通過捏筋拍打,對肌肉和血管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延緩衰老,潤滑關節,預防頸椎病、關節病,腰椎間盤等。捏筋拍打身體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功效。比如拍膝蓋或者小腿,可以保護膝關節,促進下肢循環,以及環境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和肌肉萎縮;比如失眠,可以點揉頸后上脈、太陽脈和眉間脈,抓拿顱頂,放松大腦皮神經的緊張、興奮,緩解睡眠;比如高血壓,可以通過拍打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暫時降壓的作用。
葛鳳山提醒,使用氣功拍時,要拍肌肉的地方,不是拍骨頭上??梢耘拇蚣棺祪蓚龋i部以下,頸肩部肌肉豐厚的地方,但千萬不要拍頸椎。每天堅持15-20分鐘,最好選擇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覺前拍打。(王亞微)
專家簡介:
葛鳳麟,主任醫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中醫骨科主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葛氏捏筋拍打療法”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
擅長:捏筋手法治療腰椎間盤脫出,頸椎病;肩周炎及各種軟組織扭挫傷,各種骨折、關節脫位的手法整復等。
出診時間:每周一、二、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