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吃的是“橘子”不是“桔子”。(圖片來源:龍勝洲/人民圖片)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生活中人們經常將“橘”字寫成“桔”字,其實“桔”跟“橘”是兩個沒有關系的字,尤其應當說明的是,“桔”不是“橘”的簡化字。“桔”讀jié,經常組成的詞語有“桔槔”和“桔梗”。“桔槔”是一種汲水工具,“桔梗”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入藥。“橘”讀jú,指橘子樹,也指橘子。“桔”跟“橘”不應混淆,特別是不宜用“桔”來代替“橘”使用。

1977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中,將“橘”簡化為“桔”,并說明“中藥桔梗的桔仍讀jié”。但是,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批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于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的通知》中指出:“1977年12月20日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達之日起停止使用。”這樣,“桔”就不能作為“橘”的簡化字了。

我們常說的“桔”并非“橘”的簡化字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