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方暴雨又又雙叒叕來了,有完沒完?對于當前的南方暴雨,想必很多小伙伴們都已經快麻木了。因為從入汛至今,南方已經出現了16輪強降水過程!全國平均降水量已超178毫米,為1974年來同期最多。與1998年相較,今年截至目前南方地區的強降雨范圍更廣、強度更強。據統計,2016年累計500毫米以上的降雨范圍比1998年偏多53萬平方公里;其中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上海、重慶、貴州等12個省(區、市)平均降雨量為542毫米,比1998年同期偏多23.5%,比常年同期偏多29.4%……但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眼前第17輪已悄然而至:受低渦切變系統影響,12日20時至13日20時,江蘇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大部、福建北部和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廣東大部、廣西中北部、臺灣大部以及云南中部和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其中,廣西東北部、廣東東北部、福建南部、云南西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然而這還不算完,當前這輪的暴雨僅僅是開始,暴雨的“大boss”還在后面:預計6月14日至16日,南方地區將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大范圍的暴雨過程,暴雨面積預計100萬平方公里,大暴雨范圍可達46萬平方公里!(看看中央氣象臺降水預報圖中令人觸目驚心的大片的紫紅色)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可能遭遇今年以來最強暴雨,部分縣市日雨量可能會突破歷史同期極值!前期降水已經非常充沛,土壤水分已充分飽和,江河湖泊已經處于高水位,這兩次強降水的到來,極大地增加了南方多地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和洪水等災害的發生風險,無疑會使防汛防災形勢更為嚴峻。 2.南方暴雨的“車輪戰”,與厄爾尼諾有關系嗎?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2014年9月開始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在2016年2月之后快速衰減。5月,尼諾3.4區海溫指數為0.5℃,南方濤動指數(SOI)由前期負值轉為正值。由此表明,這位氣候界的“網紅”——厄爾尼諾于2016年5月正式退出舞臺。 本次厄爾尼諾事件持續時間最長、累計強度最強、峰值強度最大,被評為1951年以來最強。它也造成了全球多地氣候異常:非洲的南非、埃塞俄比亞等國出現嚴重干旱,糧食嚴重減產;菲律賓、澳大利亞也遭受干旱襲擊,美國西部出現史上最嚴重的干旱;印度和日本等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我國今年春季南方降水持續偏多,入汛偏早,暴雨過程頻繁……所以,厄爾尼諾的離開,似乎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但不幸的是,它的“余威”還在。這主要是因為大氣環流對海洋變化響應具有滯后性。所以,今年夏季仍然難以擺脫厄爾尼諾的“陰影”,暴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出現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受其余威影響,今年夏季影響我國的臺風可能偏少,長江中下游降水偏多,發生較大洪水災害的可能性較大。這主要是因為在厄爾尼諾事件次年夏季,由于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偏高,沃克環流(赤道海洋表面因海水溫度東西差異而產生的緯圈熱力環流)減弱,導致西太平洋副高增強、位置偏西偏南,同時東亞夏季風偏弱,暖濕氣流北上勢力不強,冷暖空氣交匯產生的季風雨帶偏南,從而導致長江中下游多雨。所以,目前一輪又一輪的強降水,厄爾尼諾仍然難逃干系。3.長江中下游梅雨季“遲到”,98大洪水出現概率增大?一輪又一輪的暴雨、厄爾尼諾事件結束、全球變暖的大背景,已經為很多人對98大洪水重現提供了猜想空間。而近期“長江中下游梅雨季推遲”的消息似乎讓我們離大洪水更近了一步。先說說什么是梅雨。據《氣象科學大辭典》,梅雨是指從我國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等地,每年6月至7月之間常常出現的一段降水量較大、降水次數較頻繁的連陰雨天氣。因這一時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所以將其稱為“梅雨”。又因這段時期潮濕多雨,衣物及器具容易發生霉變,所以也叫“霉雨”。正常情況下,它會在在6月中旬前后“光顧”。但有時候會早來(最早的5月24日),被稱為“早梅雨”,有時候會“遲到”(最晚的7月4日),稱為“晚梅雨”,個別年份直接“缺席”,造成“空梅”。 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目前我國東部主雨帶已由前期的華南至江南南部北移至江南一帶。江南地區于5月25日入梅,較常年(6月8日)偏早14天,與1995年并列為有歷史記錄以來最早。而長江中下游梅雨季已確定“遲到”。梅雨季到來的早晚直接影響著江淮流域的汛情。因為梅雨期間極易發生大雨、暴雨,有統計顯示梅雨地區全年大雨、暴雨日的三分之一左右都出現在梅雨期。梅雨量一般占全年雨量的20%~30%,有時甚至達50%。梅雨季是我國長江流域、淮河流域主要的汛期,是一年中流量最大的時期。而此次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的推遲將對長江流域的防汛造成一定的壓力。據長江委防辦專家分析,長江流域降雨有一定規律,正常情況中下游先降雨,上游后降雨,如果梅雨季推遲,帶來與上游降雨遭遇,將增大防汛的難度。1998年長江中下游于6月11日入梅,當年由于出現“二次梅”,梅雨期較長,就出現了上中下游降水遭遇的情況。4.暴雨來了,該如何做好防御?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注意及時通過廣播、電視、手機或網絡等渠道關注天氣預報,掌握暴雨最新消息。檢查電路、爐火等設施,當積水浸入室內時,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提前收蓋晾曬物品,收拾家中貴重物品放置于高處。居民住戶因地制宜,在家門放置擋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駕車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盡量繞行;汽車在低洼積水處熄火,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山區居民要注意防范山洪,當上游來水突然混濁、水位上漲較快時,需及時轉移至安全區域;發現山洪泥石流襲來時,馬上向與山洪泥石流垂直的溝岸兩側高處跑。(作者:王海波,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主任工程師;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志) 轉載請注明來自“科普中國”。

長江中下游梅雨季“遲到”,98大洪水出現概率增大?

圖文簡介

1.南方暴雨又又雙叒叕來了,有完沒完?對于當前的南方暴雨,想必很多小伙伴們都已經快麻木了。因為從入汛至今,南方已經出現了16輪強降水過程!全國平均降水量已超178毫米,為1974年來同期最多。與1998年相較,今年截至目前南方地區的強降雨范圍更廣、強度更強。據統計,2016年累計500毫米以上的降雨范圍比1998年偏多5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