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我國用長征2號F T2火箭發射了天宮2號,它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現正等待于10月中下旬發射的神舟11號載人飛船的到來與之對接,送2名航天員到天宮2號里生活和工作30天。 (天宮2號在軌飛行示意圖)1 任務不同2011年9月29日,天宮1號目標飛行器升空,其最主要的任務是作為交會對接的目標,以掌握交會對接技術。與天宮1號相比,天宮2號在外形、結構、尺寸、質量上基本沒有變化,仍采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式構型,設計在軌壽命不小于2年。但是由于天宮2號執行的航天任務比天宮1號有很大的變化,所以其“內心”有明顯的不同,主要完成三大任務:一是完成航天員30天的中期在軌駐留任務;二是考核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三是開展大規模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及在軌維修和空間站技術驗證等試驗。為此,圍繞天宮2號的三大任務開展了很多新的設計工作。可以說天宮2號比天宮1號“飛得更高、實驗更多、時間更長”。為了保持與天宮1號相同重量,對設計方案進行了一些調整。在乘組人數方面,這次減少了1人,只有2位,以便逗留更長時間,攜帶更多實驗;在燃料方面,這次發射時攜帶的推進劑相比天宮1號時要少一些,因為2017年4月和貨運飛船對接時,貨運飛船可以補加。為了滿足推進劑補加試驗需要,對天宮-2推進分系統進行了適應性改造。 (進行熱試驗的天宮2號)2 軌道更高天宮1號與飛船的對接高度約343千米。為了驗證空間站技術,這次發射的天宮2號與飛船的對接高度為393千米。這與未來我國空間站運行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比之前的軌道提高了50千米,飛行任務的軌道控制策略與測控模式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軌道特性的不一樣,每一圈轉的時間不一樣了,所以設計人員進行了重新分析計算。 (天宮2號與伴隨衛星)按計劃,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后,開展了平臺和空間應用載荷測試,并于神舟11號載人飛船發射前,做好與神舟11號飛船交會對接的準備。一是進行平臺和應用載荷的在軌測試,包括完成平臺姿軌控、供配電、信息傳輸與控制等方面的性能測試,以及交會對接支持、航天員駐留支持等功能檢查,完成應用載荷的功能性檢查和測試。此后,轉入獨立運行模式,開展部分空間科學實驗;二是在神舟11號載人飛船發射前,天宮2號將再次進行狀態和功能檢查,確認是否滿足載人交會對接條件和駐留要求。3 兩次對接后續按計劃,神舟11號載人飛船于10月中下旬在酒泉發射場發射,入軌后經變軌調相,與天宮2號交會對接構成組合體,航天員進入天宮2號,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組合體運行第30天時,神舟11號與天宮2號分離,航天員乘返回艙返回四子王旗主著陸場。天宮2號繼續在軌飛行。2017年4月,天舟1號貨運飛船在文昌發射場發射,入軌后經變軌調相,與天宮2號交會對接構成組合體,進行推進劑補加試驗等。天舟1號完成組合體停靠任務后與天宮2號分離,開展搭載載荷試驗。天宮2號繼續在軌飛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航天員進行空間實驗示意圖)4 溫馨之家由于神舟11號航天員在天宮2號將駐留30天,加上獨立飛行3天,總飛行時間從神舟10號的15天增加到33天,是我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為了滿足航天員中期駐留需要,科研人員對天宮2號的載人宜居環境做了重大改善,或稱進行了“精裝修”,開展了宜居環境設計,改善了就餐和睡眠環境,增加了鍛煉設備和娛樂設施,為航天員提供了舒適人性化的空間家居環境,使航天員駐留期間的生活和工作更加舒適、更加便利、更加豐富多彩。 (天宮2號上還搭載了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獲獎的雙擺實驗裝置、薄膜成型實驗裝置、太空養蠶實驗裝置3個實驗項目,用于開展航天科普活動)例如,在天宮2號上首次使用可展開的多功能小平臺,航天員可在上面寫字、吃飯、做科學實驗,生活工作兩不誤;在通信方面,為航天員配備了藍牙耳機和藍牙音響,以解放航天員的雙手;在鍛煉器材方面,除有動感單車外,還增加了跑臺。多功能小平臺和跑臺采用了折疊方式進行收納,以最大程度地節省空間。5 多項科研為后續空間站的建設,在天宮2號上安排了在軌維修技術驗證和機械臂維修操作驗證系統,對空間站的維修體系進行全面驗證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天宮2號系統設計為模塊化,所以出現問題時可快速更換和在軌維修,在我國航天器上首次采用了“插拔式”的結構設計,只需用幾分鐘就能完成一次維修更換。同天宮2號一起升空的還有伴隨小衛星,它將從天宮2號上釋放出去,然后與天宮2號伴飛,開展聯合試驗。 (空間冷原子鐘實驗)為了開展大規模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天宮2號上搭載了全新配套的空間應用系統的科學設備,而且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安裝復雜程度上,都創造了我國歷次載人航天器任務之最。它包括空間冷原子鐘等14項應用載荷,以及失重心血管研究等航天醫學實驗設備,多項實驗居國際領先水平,其中有兩項實驗是航天員直接參與操作的。這些實驗主要涉及微重力基礎物理、微重力流體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空間天文探測、空間環境監測、對地觀測及地球科學研究應用以及應用新技術試驗等8個領域。完成天宮2號任務將為我國后續空間站建造和運營奠定堅實基礎、積累寶貴經驗,對于推進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資料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社)專家:杭添仁,空間探測首席傳播專家轉載請注明來自“科普中國”。

天宮二號“精裝修”,航天員可以騎動感單車

圖文簡介

2016年9月15日,我國用長征2號FT2火箭發射了天宮2號,它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現正等待于10月中下旬發射的神舟11號載人飛船的到來與之對接,送2名航天員到天宮2號里生活和工作30天。“精裝修”,(天宮2號在軌飛行示意圖)1任務不同2011年9月29日,天宮1號目標飛行器升空,其最主要的任務是作為交會對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