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9月28日電(記者張熠檸、趙玉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之“河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在西藏阿里地區開展近半月后,成功鉆取了阿汝冰川冰芯和阿汝錯湖芯,為研究當地冰崩現象提供了新線索。

“河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隊隊長、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鄔光劍介紹,近日在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東汝鄉,科考隊從阿汝冰川海拔6150米處鉆取一根55米長的透底冰芯,同時在該冰川補給的阿汝錯鉆取兩根湖芯,長度分別為9.2米和8.2米。初步推斷,冰芯和湖芯記錄至少可以回溯上百年。

冰芯和湖芯分別是在冰川和湖泊沉淀物中自上而下鉆取的圓柱狀樣本,其蘊藏的氫氧穩定同位素和沉積物粒度等指標,是研究氣候要素變化歷史的關鍵素材。鄔光劍說:“我們在阿汝成功鉆取到的冰芯和湖芯,可以反映出這一地區過去幾百年的氣候環境變化,為冰崩現象的研究提供新線索。”

2016年7月和9月,阿汝地區先后發生兩次冰崩事件。冰崩在過去是否發生過,如果發生過,發生時的氣候環境條件是什么,這是此次“河湖源”地區冰川科考的任務之一。其考察結果對于理解冰崩的產生機制以及預測當地冰川的未來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此次冰川考察主要有三項任務。除了在阿汝地區的冰崩研究,還包括在杰瑪央宗冰川(雅魯藏布江源頭)和納木那尼冰川考察冰川消融和冰川融水對河流上游徑流的貢獻,以及在西昆侖的古里雅冰帽觀測冰川近期變化的特殊現象。

我國科學研究顯示,近幾十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青藏高原冰川總體處于縮減狀態。但是,部分地區的冰川仍然保持相對穩定,甚至還有輕微的前進現象。如在青藏高原的西昆侖一帶,受西風環流增強的影響,降雪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溫度升高造成的冰川消融。古里雅冰帽就是其中之一。未來幾天,考察隊將前往古里雅,觀測當地冰川的物質平衡變化。

“第三極”冰川科考有望找到冰崩發生新線索

圖文簡介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之“河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在西藏阿里地區開展近半月后,成功鉆取了阿汝冰川冰芯和阿汝錯湖芯,為研究當地冰崩現象提供了新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