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最新研究可能會顛覆長期以來人們關于物質在被黑洞吞噬之前行為的描述理論。相關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近20年來,科學家們認為在黑洞周圍的吸積盤中可以存在某些處于不同程度電離狀態的鐵原子,但光譜中不會被探測到,因為考慮到黑洞周圍的極端環境條件,這些鐵離子不會輻射光子。

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利用世界上最強大的X射線裝置,模擬黑洞周圍環境并開展長達5年的驗證工作之后,科學家們發現實際情況或許并非如此。在實驗中,科學家們用硅代替鐵進行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如果沒有觀察到光子,那么那里離子也并不存在。

該研究的合著者羅塞爾則評價道:“另一種解釋的可能性是,或許高能鐵離子的譜線其實是存在的,只是在譜線判讀的時候出現了錯誤,因為黑洞的強大引力場對于光譜會造成比較顯著的影響。”

新研究或顛覆以往對黑洞認識

圖文簡介

近20年來,科學家們認為在黑洞周圍的吸積盤中可以存在某些處于不同程度電離狀態的鐵原子,但光譜中不會被探測到,因為考慮到黑洞周圍的極端環境條件,這些鐵離子不會輻射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