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大了!太大了……”離開貴州已好幾天,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著名天文學家喬瑟琳·貝爾依然沉浸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帶給她的沖擊與興奮中。

50年前,還在攻讀博士學位的貝爾用射電望遠鏡發現了第一顆脈沖星信號,之后與導師安東尼·休伊什共同分析并發表了這一重大發現。雖然最后諾貝爾獎僅頒發給休伊什,但人們并未忘記貝爾的重要貢獻。

此次貝爾的中國之行,主要就是一睹“天眼”的風采。貝爾在北京期間,科技日報記者對她進行了獨家專訪。

如果FAST看不到它,其他望遠鏡就更談不上

“僅僅是建造這么大、這么復雜的工程,就已經非常了不起。”貝爾與很多望遠鏡打過交道,但是FAST還是給她留下了“壓倒性”的第一印象。

FAST目前雖還在調試階段,但貝爾相信,它將成為一個超級望遠鏡,并產生豐碩的科研成果,有些甚至無法預測。

貝爾最關心的當然是FAST對脈沖星的觀測。“FAST會非常擅長觀測脈沖星。它能發現很多微弱、遙遠的脈沖星,甚至其他星系的脈沖星。”

脈沖星是一種快速自轉的中子星,它可以周期性地發射電磁脈沖信號。貝爾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種星體有助于科學家更好地理解重力。她拿起桌上的筆帽解釋,如果往筆帽里裝進脈沖星物質,就好比把全世界70億人口都塞了進去。

“我希望FAST可以發現圍繞黑洞旋轉的脈沖星。”貝爾解釋說,這樣的脈沖星可以對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進行驗證,但是觀測難度非常大。因為脈沖星會極速旋轉,望遠鏡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獲取足夠多的信號。

在貝爾看來,FAST最有潛力擔當此重任。“如果FAST無法觀測到這樣的脈沖星,就沒有其他望遠鏡可以做到了。”

12米望遠鏡方案:選天文研究最需要的

對于中國即將建設12米口徑光學望遠鏡的計劃,貝爾也有所關注。

“這對中國天文學是件大好事。”貝爾說,中國有很多巡天望遠鏡,但這將是一架通用望遠鏡。貝爾坦言并不了解12米望遠鏡方案之爭的細節。但她根據經驗建議,“去選擇天文研究人員最好用的那個”。

“它可能會建在西藏,海拔比夏威夷的莫納克亞山還要高。氧氣稀薄的狀態下人會變‘笨’,所以望遠鏡的操作要簡單一些,讓研究者用起來更容易。”貝爾強調。

貝爾補充說,另一點,需要考慮中國的天文研究者最需要什么樣的望遠鏡。

“中國在射電天文學方面有很多經驗,但是光學天文學卻相對薄弱,所以需要一架望遠鏡來助力。”貝爾說。

應鼓勵女性做科研,否則會浪費科學天才

貝爾一直致力于提高女性在科研領域的數量和地位。

“現在情況好多了,但有時候舊觀念依然會卷土重來。”貝爾回憶,她曾作為評委受邀參加全美中學生的科學節,并戴上評委徽章。一位男士看到后說:“我可沒本事為我的妻子搞到這樣的徽章。”“他覺得我不可能是一位科學家,就因為我是一位女性。”

“現在的科學依然充滿‘男子氣概’。”貝爾說:“這些需要社會慢慢意識到并發生改變,就像水滴一樣,一滴、一滴又一滴……”她把手握成水滴狀懸在空中說。

“應該鼓勵更多女性參與科研,因為我們正在浪費很多科學天才。”貝爾說,要告訴人們,女性可以做科研,擅長做科研,而且享受做科研。(本報記者 劉園園)

貴州“天眼”是捕獲脈沖星的好“獵手”

圖文簡介

脈沖星是一種快速自轉的中子星,它可以周期性地發射電磁脈沖信號。這種星體有助于科學家更好地理解重力。她拿起桌上的筆帽解釋,如果往筆帽里裝進脈沖星物質,就好比把全世界70億人口都塞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