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日,牡丹江大橋拓寬工程建成通車。

拓寬之后的大橋總長512米,寬41.5米,通行能力由雙向4車道提升為雙向8車道,設計使用年限達到100年。與此同時,連接牡丹江大橋與新虹云橋的西三條路改造工程也同步建成,由原來的6車道拓展至8車道。

其實,牡丹江大橋最早在1982年就完成了設計,1984年9月建成通車。全橋上部結構為了適應東北地區氣候、地質條件,采用了跨徑40米的雙向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主梁截面型式為T型,間距為2.4米,每孔8片梁。同時為了加快安裝速度,在主梁安裝就位之后,部分橋面板澆注前,通過安裝機械,在橫梁內施加了預應力。下部結構由于橋面較寬,基礎根據承載力要求寬度較小,因此采用的是上寬下窄倒坡型式的懸臂薄壁墩。

隨著不斷發展,牡丹江大橋難以滿足日益繁忙的交通道路的需求,于是在2015年8月決定實施拓寬工程。該工程始終堅持保安全、保質量、保進度、降成本、重功效的原則,施工人員通過科學組織、精細化管理、采取先進施工工藝、加大人員機械投入、組織冬季施工、夜間施工等措施,不到12個月實現了竣工。

拓寬后的牡丹江大橋成為了展示牡丹江經濟發展和文化繁盛的重要“窗口”,充分彰顯城市自然生態文化和人文歷史文化,有利于進一步豐富牡丹江城市人文精神,提升開放型城市的整體形象。同時,該項工程對于解決城區交通制約、方便市民通行、完善開放大通道,拉開城市框架,促進牡丹江兩岸繁榮,也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9月1日 牡丹江大橋擴寬工程建成通車

圖文簡介

2016年9月1日,牡丹江大橋拓寬工程建成通車。拓寬之后的大橋總長512米,寬41.5米,通行能力由雙向4車道提升為雙向8車道,設計使用年限達到100年。與此同時,連接牡丹江大橋與新虹云橋的西三條路改造工程也同步建成,由原來的6車道拓展至8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