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4日,我國在神木氣田實施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壓裂獲成功。

科研人員將355立方米的液態二氧化碳,9.6立方米的陶粒加入井底,使得平均砂比達到7.9%,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無水壓裂作業。壓裂后該井經過測試獲得日產天然氣無阻流量4.2萬立方米高產工業氣流。

之前,世界各國進行液化氣開采的時候常采用水力壓裂法,但是利用這一方法開采頁巖氣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很有可能會影響當地水生生物的生存、捕魚業的發展、甚至是城市用水和工業用水,對于頁巖氣的開發有很大的限制。后來,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發明出了一種二氧化碳無水蓄能壓裂技術,這是一種采用液態二氧化碳作為壓裂液來代替水的技術,主要針對煤層氣、水敏性儲層、含原油較稠儲層、低壓儲層的油氣開發而設計。與傳統的水力壓裂相比,這一技術更節水,成本更低,不會對儲層造成傷害,而且還能夠提高天然氣或煤層氣的產量和有效埋存二氧化碳。

在此基礎上,我國針對這一國際前沿技術進行了不斷的調試,篩選出了性能穩定并能滿足壓裂施工過程挾砂要求的體系,還創新設計了適合吉林油田的立式二氧化碳混砂罐,彌補了臥式罐體容積小、遇冷過程中汽化量大的缺陷,滿足了大規模壓裂持續加砂的需求。另外,還顯著地提高了強水敏、強水鎖儲層和非常規油氣藏的增產效果。

與此同時,我國科員人員在突破這項技術的同時,還簡化了現場施工流程,并形成了相關技術規范。最終形成的這項技術,具有無水相、快返排的特點,完全避免了常規水基壓裂液中的水相侵入對強水敏、強水鎖油氣層的傷害;而且還無殘渣,可使裂縫面和導流床保持清潔高效;更為重要的是擴大了應用范圍,可用于煤層氣、頁巖氣的壓裂增產,尤其是在“三低”油氣田推廣,對提供我國低滲透油氣藏的效益開發具有重大意義。

 

 

2015年8月14日 國內最大規模無水壓裂實施成功

圖文簡介

2015年8月14日,我國在神木氣田實施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壓裂獲成功。科研人員將355立方米的液態二氧化碳,9.6立方米的陶粒加入井底,使得平均砂比達到7.9%,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無水壓裂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