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8月18日,“三角快帆”試驗火箭飛行器進行了首次垂直起飛和降落。

當火箭垂直上升到大約45米時,便懸停在半空,接著向側面平移約100米,然后又垂直下降,迅速展開“伸縮腿”,用4個小發動機所噴發的火焰減速,最終在一個混凝土墊上安全著陸。此次垂直起飛、降落試驗的成功,標志著人類在可重復使用運載工具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成為航天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這枚單級入軌火箭高12米,總重18900千克,上尖下粗,底部為帶圓角的方柱體,從遠處看像是一個白色的錐形交通路標。整個火箭安裝了4臺火箭發動機,都是由使用了多年的“阿特拉斯”運載火箭和“大力神”運載火箭的頂級發動機修改而成的。并且火箭上還裝有先進的電子故障檢測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像飛機一樣做好再飛的準備。

另外,與航天飛機和航空航天飛機相比,“三角快帆”的結構材料的強度和剛度等機械性能更容易得到滿足,采用了環氧樹脂和石墨纖維復合材料,耗材量少;同時由于“三角快帆”沒有在質量和體積上占有很大比重的機翼,因此可以裝更多的推進劑以及其他先進的電子設備。

在此次試驗結束之后,直到1996年,這枚試驗火箭又累計開展了多次相關測試,使科研人員積累了大量可重復使用火箭的相關研發技術,驗證了單級入軌航天器的飛行控制系統、爬升和著陸性能,從而展示了一種單級飛行器可用于輸運常規載荷物資進入低地球軌道的潛在可能性。

經過多年的發展,“三角快帆”試驗火箭所采用的垂直發射、降落的技術開始逐漸在其它火箭上進行應用,無論是“獵鷹”系列火箭,還是“蚱蜢”系列火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對未來進行可回收火箭的研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93年8月18日 “三角快帆”試驗火箭首次垂直起飛和降落

圖文簡介

1993年8月18日,“三角快帆”試驗火箭飛行器進行了首次垂直起飛和降落。“三角快帆”試驗火箭DC-X是世界上第一艘以火箭動力進行垂直起降的可重復使用運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