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快舟一號”小型運載火箭,成功將“快舟一號”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這次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成功發射衛星、火箭一體化快速應急空間飛行器試驗的國家。
“快舟一號”試驗衛星主要用于各類災害應急監測和搶險救災信息支持,為我國地質、減災、水利、農林等遙感應用行業提供了大量高清晰影像。衛星先后為多家用戶開放共享了許多地區的存檔數據,并且還先后為國內外重大災害及事故救援工作提供了應急響應支持。
原本這顆試驗衛星設計壽命是6個月,但是卻在軌穩定運行了23個月,最終在2015年由于燃
另外,發射這顆試驗衛星的“快舟一號”運載火箭,是我國“863計劃”的重要成果。它可以滿足多種不同的應用需求;而且還首次采用一車一箭車載機動發射,采用柵格舵控制技術,同時還采用了國際首創的星箭一體化技術。這些技術的創新,使得“快舟”的運載能力較傳統運載火箭有大幅提升;另外,通過采用這些成熟的技術以及研制流程的創新,使得發射費用也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作為我國首個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航能力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它的成功發射,創造了我國航天發射的最快記錄,使得我國航天發射運載工具由液體運載火箭拓展到固體運載火箭,初步形成了我國亟需的空間快速響應能力。
而且,由于“快舟一號”運載火箭快速集成、快速測試、快速發射等特點,即使遇到自然災害突發、地面監測和通信系統發生故障等狀況,衛星還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飛臨所在區域上空,及時獲取災害情況信息,為減少災害損失和組織抗災救災創造條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空間應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