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 總部設在美國的核醫學和分子影像學會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德國研究人員在該學會的《核子醫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明了一種新型造影劑,結合現有的正電子掃描技術,可以發現多個部位的微小血栓。
血栓是血管中凝結的血塊,會妨礙血液循環,嚴重時可使組織和器官因供血不足而壞死,導致殘疾或死亡。目前與探測血栓相關的造影方法以觀察血管各部位的結構特征為主,而新技術直接針對一種對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分子,可開展更細致的診斷。
這種造影劑稱為18F-GP1,它是一種特殊的小分子,用氟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氟-18標記。通過靜脈注射進入血液系統后,這種分子能有針對性地與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緊密結合,后者參與血小板的聚集與活化,促進血栓形成。
氟-18是一種很好的正電子來源,用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很容易發現它。德國拜耳公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用猴子展開的實驗表明,新型造影劑能在血栓形成的部位大量累積,顯露出血管里的微小血栓以及血管內壁的受損部位。
實驗還發現,阿司匹林和肝素等抗凝血藥物不會影響這種造影劑的效果。它不僅成像效果良好,還很快就可以從血液中清除。研究人員已經開始開展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