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實驗物理的,不完全在于發了多少文章,首先需要掌握的是扎實的實驗技術。任何一個大的實驗物理學家,都是扎扎實實做出來的。——薛其坤
人物百科:
薛其坤,1963年生于山東,1984年畢業于山東大學光學系激光專業,1994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1992年至1999年先后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和美國北卡萊羅納州立大學物理系學習和工作。1999年至2007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至2005年任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年起在清華大學物理系任教授,同年11月被增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0年起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1年起任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3月起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科研院院長。2013年5月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他是Physics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AIP Advances等國際期刊的編委,Nano Research和Surface Review & Letters的主編。
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低維超導電性等。發表文章330余篇,包括5篇Science, 7篇Nature 子刊, 2篇PNAS,3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被引用超過6100余次。在國際會議上應邀做大會/主題/特邀報告100余次,其中四次在美國物理學會年會做邀請報告。曾獲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2005)、何梁何利科學與進步獎(2006)、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5、2011)、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2010)、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體獎(2011)、陳嘉庚科學獎(2012)、"萬人計劃"杰出人才(2013)等獎勵與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