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轉化最有生命力的是要基于原創性的基礎研究,要能體現出科學發現和科學認知的價值,要有科學的貢獻在里面,而不是簡單地去跟蹤、模仿和改進。——丁奎嶺

人物百科:

丁奎嶺,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66年出生,河南省永城市人,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化學系,師從中科院院士、有機化學專家吳養潔教授。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長,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998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 2000年和2003年分別入選上海市“啟明星”計劃和“啟明星跟蹤”計劃,獲得2002年度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09年7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2013年12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科研成果轉化最有生命力的不是簡單地去跟蹤、模仿和改進

圖文簡介

科研成果轉化最有生命力的是要基于原創性的基礎研究,要能體現出科學發現和科學認知的價值,要有科學的貢獻在里面,而不是簡單地去跟蹤、模仿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