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愛丁堡大學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體皮膚受陽光照射后會產生一種化合物,通過一系列激活過程,能緩解濕疹癥狀。基于這一發現,研究人員有望在未來開發出低副作用的濕疹療法。

濕疹是一種會導致皮膚起紅斑甚至糜爛的常見皮膚病,多發于兒童,部分人成年也會反復發作。濕疹導致的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復發作等特點。

據已刊登在美國《變應和臨床免疫學雜志》上的報告介紹,研究團隊對一組健康志愿者進行測試后發現,皮膚經紫外線燈照射后,會激發皮膚釋放一氧化氮進入血液,而這種化合物又會激活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調節性T細胞,這種細胞能對炎癥產生抑制作用。

進一步研究顯示,對濕疹病患來說,經這種紫外線光照療法后,血液中的這種細胞數量多少與疾病的改善程度有直接關系。

報告作者之一、愛丁堡大學學者理查德·韋勒說,從這項研究可以看出,日光照射帶來的健康益處遠遠不止是補充維生素D,這方面的空白還有待深入研究。

研究人員也表示,目前如果使用紫外線燈照射皮膚來治療濕疹,盡管有助緩解癥狀,但也可能會帶來皮膚燒傷、加速老化以及增加皮膚癌風險等副作用,未來基于一氧化氮的作用機制來研發新型藥物或許能帶來一個低副作用的治療方案。

 

新研究有助開發低副作用濕疹療法

圖文簡介

英國愛丁堡大學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體皮膚受陽光照射后會產生一種化合物,通過一系列激活過程,能緩解濕疹癥狀。基于這一發現,研究人員有望在未來開發出低副作用的濕疹療法。